秋分 來點儀式感的養生吧
发布时间:2025-09-21 发布者:亚洲时报
節氣,尤其是重要節點的節氣,是日常生活中的轉折點。
秋分,「平分秋色」也,
陰陽平,晝夜均,寒暑伴。
秋分時節,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需要順應這種變化,從夏季的開放狀態逐漸轉為秋天的收斂。
秋季天高氣爽,會有秋風秋雨,也容易情緒波動。
養生精髓:平衡陰陽,潤燥安神
秋日起居清單 懶人版
早晨:一杯溫水,早餐喝碗粥,出門曬會兒太陽。
午間:午餐點個有山藥或蓮藕等潤肺的菜,泡杯蜂蜜菊花茶。
傍晚:下班快走15分鐘回家,或做15分鐘拉伸。
夜間:晚餐喝碗湯,用熱水泡個腳,11點前放下手機睡覺。
養生不是複雜的任務,而是將自然規律融入生活的一點小習慣。
有點儀式感的養生建議
1. 晨間啟元儀式
冥想與呼吸練習
清晨起床後,先不急著看手機,而是面朝東方站立5分鐘,進行深呼吸。想象金黃色陽光隨著吸氣進入體內,帶走濁氣與煩惱。這個簡單練習能幫你調整生物鐘,適應秋分後日漸縮短的白晝。
飲平衡秋茶
自制一款秋日特色茶:雪梨片2片、百合幹3克、菊花2朵、陳皮1小片,85度熱水沖泡。每天早晨飲一杯,既能潤肺防燥,又通過泡茶的過程讓自己靜心凝神。
2. 秋味食養儀式
自制潤燥羹
南瓜、山藥、銀耳,加入適量百合和枸杞,慢燉成羹。
這道甜品滋陰潤肺,制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愈儀式。
應季水果感恩品嘗
當季的梨、石榴、柚子等水果。
食用前先欣賞其外觀和香氣,感恩大自然的饋贈,然後細細咀嚼,感受秋果的甜美汁液,這種正念飲食的方式能增強消化功能且減輕壓力。
3. 秋分午後身心平衡儀式
自然接觸療法
午後陽光溫和時,到公園或郊外散步15~20分鐘。
觀察樹葉顏色的變化,收集幾片不同形狀的落葉帶回家,放在書中作為秋分紀念。自然光照能幫助調節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平衡,改善季節情緒變化。
居家溫灸養生
購買一個艾灸盒。
在秋分日下午進行15分鐘的足三裏穴溫灸。這個傳統中醫方法能增強免疫力,為即將到來的降溫季節做好准備。溫灸時配合舒緩音樂,讓身心完全放松。
4. 秋分晚間安神儀式
中藥足浴
每晚准備一個足浴盆。
加入適量熱水和兩勺生薑粉、一勺鹽。泡腳15-20分鐘,水溫保持在40-42度。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入眠,尤其適合手腳容冰涼的人。
秋分感恩日記
睡前寫下3件今天值得感恩的事情,以及2個秋季想要完成的小目標。這種感恩練習能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幫你以積極心態迎接季節更迭。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秋分也是豐收節,萬事萬物皆有收獲和結果。
一陣秋風,拂去了煩憂;一滴秋露,凝結了快樂,金秋不負,不負金秋。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上一篇:金秋食花 藏在時令裏的智慧
下一篇:滋陰養秋方法多 因人而異各有招
热门话题更多>>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3月31日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查看详细]
2021-04-01 10:43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查看详细]
2021-03-31 10:20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查看详细]
2021-03-25 15:22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查看详细]
2021-03-22 16:53
风电板块走强,节能风电拉升涨停,大金重工涨超6%..[查看详细]
2021-03-19 10:47
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加强对语..[查看详细]
2021-03-18 19:36
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查看详细]
2021-03-15 14:41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查看详细]
2021-03-12 10:00
今日,核电板块走强,整个指数大涨4%。截至发稿,..[查看详细]
2021-03-08 15:11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查看详细]
2021-03-0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