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 來點儀式感的養生吧

发布时间:2025-09-21 发布者:亚洲时报

節氣,尤其是重要節點的節氣,是日常生活中的轉折點。

秋分,「平分秋色」也,

陰陽平,晝夜均,寒暑伴。

秋分時節,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人體也需要順應這種變化,從夏季的開放狀態逐漸轉為秋天的收斂。

秋季天高氣爽,會有秋風秋雨,也容易情緒波動。

養生精髓:平衡陰陽,潤燥安神


 

秋日起居清單  懶人版

早晨:一杯溫水,早餐喝碗粥,出門曬會兒太陽。

午間:午餐點個有山藥或蓮藕等潤肺的菜,泡杯蜂蜜菊花茶。

傍晚:下班快走15分鐘回家,或做15分鐘拉伸。

夜間:晚餐喝碗湯,用熱水泡個腳,11點前放下手機睡覺。

 

養生不是複雜的任務,而是將自然規律融入生活的一點小習慣。

 

有點儀式感的養生建議

1. 晨間啟元儀式

冥想與呼吸練習

清晨起床後,先不急著看手機,而是面朝東方站立5分鐘,進行深呼吸。想象金黃色陽光隨著吸氣進入體內,帶走濁氣與煩惱。這個簡單練習能幫你調整生物鐘,適應秋分後日漸縮短的白晝。

 

飲平衡秋茶

自制一款秋日特色茶:雪梨片2片、百合幹3克、菊花2朵、陳皮1小片,85度熱水沖泡。每天早晨飲一杯,既能潤肺防燥,又通過泡茶的過程讓自己靜心凝神。


 

2. 秋味食養儀式

自制潤燥羹

南瓜、山藥、銀耳,加入適量百合和枸杞,慢燉成羹。

這道甜品滋陰潤肺,制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愈儀式。

 

應季水果感恩品嘗

當季的梨、石榴、柚子等水果。

食用前先欣賞其外觀和香氣,感恩大自然的饋贈,然後細細咀嚼,感受秋果的甜美汁液,這種正念飲食的方式能增強消化功能且減輕壓力。

 

3. 秋分午後身心平衡儀式

自然接觸療法

午後陽光溫和時,到公園或郊外散步15~20分鐘。 

觀察樹葉顏色的變化,收集幾片不同形狀的落葉帶回家,放在書中作為秋分紀念。自然光照能幫助調節血清素和褪黑激素平衡,改善季節情緒變化。

 

居家溫灸養生

購買一個艾灸盒。

在秋分日下午進行15分鐘的足三裏穴溫灸。這個傳統中醫方法能增強免疫力,為即將到來的降溫季節做好准備。溫灸時配合舒緩音樂,讓身心完全放松。

 

4. 秋分晚間安神儀式

中藥足浴

每晚准備一個足浴盆。

加入適量熱水和兩勺生薑粉、一勺鹽。泡腳15-20分鐘,水溫保持在40-42度。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幫助入眠,尤其適合手腳容冰涼的人。

 

秋分感恩日記

睡前寫下3件今天值得感恩的事情,以及2個秋季想要完成的小目標。這種感恩練習能夠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幫你以積極心態迎接季節更迭。

 

 

天之於物,春生秋實。

秋分也是豐收節,萬事萬物皆有收獲和結果。

一陣秋風,拂去了煩憂;一滴秋露,凝結了快樂,金秋不負,不負金秋。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