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陰養秋方法多 因人而異各有招

发布时间:2025-09-13 发布者:亚洲时报

初秋時節,暑熱未完全消退,秋燥已然開始,人容易感到口幹、咽幹、皮膚幹燥等,正是中醫所說的「秋燥」 。

滋陰潤燥  是此時的關鍵


 

一套簡明實用的指南,從飲食到生活,有助度過「多事之秋」

一、核心原則  為什麼初秋要「滋陰潤燥」 ?

中醫認為,秋主肺,肺喜潤惡燥。幹燥的氣候最容易損傷肺陰,導致

呼吸道問題  口幹咽燥、幹咳少痰、聲音嘶啞。

皮膚問題  皮膚幹燥、瘙癢、脫屑。

腸道問題  大便幹結、便秘。

整體感受  人體容易感到煩躁、失眠。


重點來了  滋養肺陰、生津潤燥       

 

二、飲食篇:吃什麼最養人?

飲食上應遵循「少辛增酸」 的原則,即「減少辛辣刺激食物」 (如蔥、薑、蒜、辣椒),以免加重秋燥;適當多吃酸味食物(如葡萄、山楂、石榴),以收斂肺氣,滋陰生津。

推薦「潤燥明星」 食材

1.  梨  「百果之宗」 ,生吃清熱,熟吃滋陰。推薦吃法 冰糖燉雪梨,潤肺止咳效果極佳。

2.  蜂蜜  天然滋補品,滋陰潤燥、潤腸通便。早晨用溫水沖服一杯,對身體大有裨益。

3.  銀耳  「平民燕窩」 ,滋陰潤肺、養胃生津。銀耳蓮子羹、銀耳雪梨湯,是秋季佳品。

4.  百合  養陰潤肺、清心安神。適合秋季睡眠不佳、心神不寧。可煮粥、炒菜。

5.  山藥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性質平和,滋陰而不膩,是平補的佳品。

6.  蓮藕  生吃清熱生津,熟吃健脾開胃。秋藕最補人,排骨蓮藕湯是家常首選。

7.  芝麻、核桃、杏仁等堅果  富含油脂和維生素E,潤澤皮膚、潤腸通便,但要適量。

 

盡量避免

過於辛辣:辣椒、花椒、生薑、大蒜等(烹飪時少量調味無妨)。

油炸燒烤:燥熱傷陰,會加重秋燥症狀。

過度進補:初秋不宜大量食用過於溫補的牛羊肉、人參等,以免「虛不受補」 ,而上火。


 

三、生活起居篇

1.  多喝水,會喝水

    不要等渴了再喝。晨起一杯溫水至關重要。

    蜂蜜水、菊花茶、羅漢果茶等,潤燥效果更好。

2.  保證睡眠

    秋季應「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早睡以順應陰精收藏,早起以舒達陽氣。

3.  適度運動,忌大汗

    運動不宜過於劇烈,出汗過多耗損津液。

推薦  散步、慢跑、瑜伽、太極拳等溫和項目。

4.  保持環境濕潤:

    如室內過於幹燥,可用加濕器。或在床邊放一盆水,增加空氣濕度。

5.  情緒要平和:

    秋季始凋,人易產生「悲秋」 情緒。多曬太陽,多與朋友交流,保持樂觀心態。

 

歸納初秋潤燥要點

方面

飲食

梨、蜂蜜、銀耳、百合、山藥、蓮藕

辛辣、油炸、過度溫補

飲品

溫水、蜂蜜水、菊花茶、羅漢果茶

濃茶、咖啡、冷飲

生活

早睡早起、溫和運動、使用加濕器

熬夜、劇烈運動、久處幹燥環境

情志

心態平和、多交流、多戶外

憂鬱悲愁、情緒激動

溫馨提示: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同樣的潤燥方法

 

食譜推薦

豬肉蘋果麥冬水
麥冬滋陰潤肺,清心除煩;

蓮子清心降火、補五髒不足、安神精心;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潤燥止咳。

食材
豬骨、蘋果、麥冬、百合、海底椰、山藥、蓮子
做法

1.洗淨食材,麥冬蓮子提前1小時加水浸泡,豬骨加蔥薑蒜料酒焯水去除血水腥味。
2.食材放入砂鍋燉,小火90分鐘,時間到加點鹽調味就出鍋。

功效

滋陰潤肺又降燥,可以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美容養顏功效。


 

玉竹沙參湯
玉竹為補陰佳品,養陰潤燥,生津止渴;

沙參滋陰清肺,化痰止咳,益胃生津;

搭配蓮子百合,清熱降火,潤肺清腸。

食材
玉竹,沙參,蓮子,百合,排骨或老鴨(鴨肉性涼,尤其適合陰虛有熱)
做法

1.排骨加蔥薑蒜料酒焯水,去除血水,焯水後洗幹淨備用。
2.其他食材一起放砂鍋裏,加清水燉煮40分鐘,就可以出鍋裝盤。

功效

抵禦燥邪,滋潤全身。從喉嚨潤到肺部。


 

無花果杏梨湯

無花果入肺經,清熱生津,潤肺止咳、健脾開胃,消食導滯、潤腸通便、解毒消腫;

杏仁潤肺效果更強

食材

幹無花果5~6顆, 杏仁,雪梨1個,枸杞,冰糖

做法

1.無花果、杏仁洗淨;雪梨洗淨去核,切塊(無需去皮)。

2.食材料(枸杞除外)放入鍋中,大火燒開,轉小火煲30分鐘,關火前5分鐘加入枸杞,根據口味決定是否加冰糖。

功效

強化了潤肺止咳的功效,口感非常清甜。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