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伏到 排濁好時機

发布时间:2025-07-20 发布者:亚洲时报

轉眼入伏了,又來了大暑。人們的體感越來越熱。

 


世界氣象專家說,今年厄爾尼諾反常了,該出來不出來,同時,拉尼娜與中性發展的跡象卻都在。就氣候變化來說,中性的現象還是好的,畢竟少了氣候因子,其帶來的影響肯定就沒有那么激烈了。

 

2025年是「短三伏」特征,氣象學家稱:「三伏天數是曆法現象,而夏季炎熱程度則是大氣環流交響曲的最終呈現。」

俗語道「三伏短,火爐燃」,「短伏熱得跳,長伏雨瀟瀟」,精煉的語言揭示著短三伏與極端高溫之間的潛在聯系。民間的農諺是我們先人觀察自然規律的生動表述。

在科技的今天,我們應以謹慎的態度對待這些民間智慧,既要看到其經驗性認知的局限性,也要重視其中蘊含的長期觀測價值,讓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對話迸發新的火花。

 

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氣溫最高的時期,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新陳代謝加快,是排出三濁的黃金時機。中醫認為,三濁是體內代謝產生的病理產物,若堆積過多會導致氣血瘀滯、髒腑功能失調,引發疲勞、腹脹、皮膚暗沉等問題。

 

「三濁」是什么

濁氣

指體內鬱積的「廢氣」,包括呼吸未排淨的二氧化碳、脾胃運化失常產生的「胃氣」(如腹脹、噯氣、口臭),或情緒壓抑導致的「肝氣鬱滯」(如胸悶、煩躁)。  

濁水

並非單純的「水」,而是體內代謝不掉的濕濁、痰飲,表現為水腫(如晨起眼瞼腫、下肢沉重)、舌苔厚膩、大便黏馬桶、皮膚出油多等。  

濁物

指停留在腸道內超過24小時未排出的糞便,長期堆積會滋生毒素,引發腹脹、色斑、便秘等問題。  

 

三伏天排三濁效率高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三伏天陽氣浮於體表,人體陽氣與自然界陽氣同步升發,此時氣血運行加速,毛孔舒張,皮膚和經絡的通透性增強,更利於三濁通過汗液、呼吸、二便等渠道排出。若錯過此時,待秋冬陽氣收斂,排濁效率會大打折扣。

 

具體方法

排濁氣

需通經絡、調情緒、促運化

按揉內關穴(緩解胸悶噯氣)、太沖穴(疏肝解鬱),每天 2-3 次,每次 5-10 分鐘;

吃生薑、陳皮、白蘿蔔等理氣食物,生薑煮棗茶驅寒促胃氣,陳皮泡水化痰消脹;

每天做擴胸運動或 「吹字訣」,疏解情緒助濁氣排出。


排濁水

祛濕熱、利水濕、防貪涼

喝陳皮茯苓茶(健脾利濕)、赤小豆薏米茶(緩解下肢水腫),忌冰飲;

適度運動出汗,如快走、練八段錦的 「調理脾胃須單舉」 等動作,每次 30 分鐘;

脾虛者艾灸足三裏、陰陵泉,每次 15 分鐘,每周 2-3 次,溫陽化濕。


排濁物

需通腸道、補津液、忌猛藥

多吃芹菜、燕麥、火龍果等含膳食纖維食物,梨(蒸熟)、銀耳百合湯等滋陰生津食物;

每天 7-9 點或早餐後 15-30 分鐘定時排便;

睡前順時針揉腹 5-10 分鐘,刺激腸道蠕動。

 

排三濁還需注意

忌過度排,以免耗傷陽氣津液或損傷脾胃;

避寒濕侵襲,排濁時別直吹空調、喝冰飲;

三濁重者可結合三伏貼,增強陽氣改善代謝。

 

總之,三伏天排三濁要借天之力、順時而為,通過溫和方式調理,為秋冬健康奠基。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