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五月養生的危與機
发布时间:2025-06-12 发布者:亚洲时报
農曆五月,天氣漸熱、雨水增多,暑濕漸盛,在傳統上被認為是「毒月」或「惡月」,濕熱毒交織,疾病易發,可謂「危」,但此時陽氣最盛,是養生保健、祛除病邪的黃金時光,也是「機」。
本文從「危」與「機」的分析入手,給出順應自然,養護身心的方法。
「危」 需警惕的「毒」
暑濕侵襲,脾胃易傷
危 高溫高濕,易致人體濕氣內困,脾胃運化功能減弱: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倦怠乏力、舌苔厚膩等症狀。
機 此時正是調理脾胃、祛除濕氣的好時機:飲食清淡、易消化,多吃健脾利濕的食物(如薏米、赤小豆、冬瓜、絲瓜、扁豆、山藥),避免生冷油膩、過甜過鹹。
濕熱鬱蒸,易生「毒邪」
危 濕熱環境利於細菌、病毒滋生,食物易腐敗變質,是腸道傳染病(痢疾、腹瀉)、皮膚病(濕疹、痱子、癤腫)、蚊媒傳染病(登革熱等)的高發期。中醫認為濕熱蘊結體內,易生「熱毒」、「濕毒」。
機 注意飲食衛生,食物煮熟煮透,生熟分開。保持環境和個人清潔,勤洗澡換衣,防蚊驅蟲。適量飲用清熱解毒的涼茶(金銀花、菊花、夏枯草、蒲公英等,但需根據個人體質,不宜過寒)。
心火旺盛,情緒易擾
危 暑熱通心,易使人煩躁不安、失眠多夢、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等「心火旺」症狀。
機 重在「養心」、「靜心」。睡眠充足,避免熬夜。心情平和舒暢,避免大喜大怒。可食用清心除煩的食物(如蓮子心、百合、綠豆、苦瓜、西瓜翠衣)。、
陽氣外浮,內裏易虛
危 陽氣浮於體表,髒腑內部相對空虛(尤其脾胃)。若過度貪涼(猛吹空調、狂吃冷飲),極易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腹痛、腹瀉,為秋冬埋下病根(寒邪內伏)。
機 雖要防暑降溫,但切記「春夏養陽」。空調溫度不宜過低(約26℃),避免冷風直吹。冷飲適可而止,早晨和空腹時避免食用。適當食用溫性食物(如生薑、紫蘇)來溫中散寒。
氣血耗散,體力易虧
危 高溫出汗多,易耗氣傷津,導致疲倦、乏力、口渴、氣短。
機 及時補充水分(溫開水、淡茶水為宜),適當喝些生津止渴飲品(酸梅湯、檸檬水)。運動宜選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強度適中(如散步、太極、八段錦),避免大汗淋漓過度消耗。
「機」 可把握的黃金「機」會
冬病夏治的最佳啟動時機
機 農曆五月陽氣旺盛,是「冬病夏治」三伏貼的准備期或初期。如艾灸特定穴位、服用溫補調理的中藥膏方,能振奮陽氣、祛除寒濕痰飲等陰邪,為三伏天集中治療打好基礎,對冬季易發的哮喘、老慢支、風濕關節痛、過敏性鼻炎、體虛易感冒等效果顯著。
排毒祛濕,暢通氣血
機 順應陽氣升發之勢,借自然之力排毒祛濕。合理飲食、適度運動、配合艾灸(如足三裏、豐隆、陰陵泉等健脾祛濕穴位)、刮痧、拔罐(需專業人士)等,加速體內廢物和濕氣的排出,使氣血運行更通暢。
借「天時」養陽氣
機 自然界陽氣鼎盛,是補充和養護陽氣的佳期。適度曬太陽(避正午強光,清晨或傍晚曬背),吸收大自然的陽氣,食用溫而不燥的食物(如薑棗茶),艾灸關元、氣海、腎俞等穴位以溫補元氣。
時令食材,藥食同源
機 五月的蔬果豐富,兼具養生功效
清熱解毒 西瓜、黃瓜、苦瓜、絲瓜、綠豆、荷葉。
健脾祛濕 冬瓜、薏米、赤小豆、白扁豆、山藥、蓮藕。
養心安神 蓮子、百合、小麥(浮小麥安神)。
開胃消食 楊梅、山楂、烏梅。
殺菌防病 新蒜。
善用時令是智慧,順應時節是良方。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上一篇:輕松get健康的夏日
下一篇:芒種前後的健康提醒 助你安然度夏
热门话题更多>>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3月31日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查看详细]
2021-04-01 10:43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查看详细]
2021-03-31 10:20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查看详细]
2021-03-25 15:22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查看详细]
2021-03-22 16:53
风电板块走强,节能风电拉升涨停,大金重工涨超6%..[查看详细]
2021-03-19 10:47
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加强对语..[查看详细]
2021-03-18 19:36
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查看详细]
2021-03-15 14:41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查看详细]
2021-03-12 10:00
今日,核电板块走强,整个指数大涨4%。截至发稿,..[查看详细]
2021-03-08 15:11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查看详细]
2021-03-0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