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春雨水來 重要防感冒

发布时间:2025-02-17 发布者:亚洲时报

每年2月下旬的雨水節氣到來後,降水逐漸多了起來,潮濕的天氣濕邪旺盛,脾胃尤其容易受到困擾,而引起不適。

「雨水」之季氣溫變化較大,雖沒寒冬臘月那樣冷冽,但由於人體皮膚腠理已相對疏松,對風寒的抵抗力會有所減弱,容易感邪而致病,引發呼吸道感染,所以 「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


重點是要捂好腿和腳,人體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較差,容易遭到風寒侵襲,受寒後易傷肺,容易引起感冒、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因此要特別注意,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中老年人和兒童。

這期間又逢新春佳節,人們在年節時,生活節奏的改變,加上飲食負擔加重,因攝取過量導致腸道菌相與代謝功能失衡,免疫力明顯下降。免疫力低下不僅增加感染流感的風險,還可能引發嚴重並發症,尤其是長者、幼童、慢性病患者,感染後病情可能迅速惡化。

每年春季,流感病毒容易在密閉空間、群聚活動中快速傳播。年節後返工返校,人口流動頻繁,若免疫力不足,將成為病毒的「最佳入侵對象」。




如何強化免疫力

1. 均衡飲食,補充關鍵免疫營養素

維他命C:增強白血球功能(推薦食物:柑橘、奇異果、番石榴)。

維他命D:調節免疫(推薦食物:鮭魚、蛋黃、香菇)。

優質蛋白質:修複組織、維持免疫(推薦食物:雞肉、豆腐、堅果)。

高纖蔬果:維持腸道菌相健康(推薦食物:番薯、燕麥、深綠色蔬菜)。

減少加工食品、油炸物與高糖飲料攝取,避免增加身體負擔。

2. 調整作息,讓免疫力回歸正軌

每晚固定時間睡覺,睡足7至8小時,避免熬夜、補眠。

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瑜伽、伸展操,促進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

早晨可曬太陽15至20分鐘,促進維他命D合成,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

3. 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阻斷病毒傳播

勤洗手(至少20秒),避免接觸口鼻,降低飛沫與接觸傳染。

在人潮擁擠或密閉空間戴口罩,有效防範飛沫傳播。

室內保持空氣流通,定期消毒手機、門把等高接觸物品。

勤換洗寢具、毛巾等貼身物品,降低細菌感染風險。

 

雨水時節,飲食應以健脾祛濕、養肝護肝為主。吃對了,才能為身體注入正能量,活力加倍。

推薦食材:

健脾祛濕:山藥、薏米、蓮子、芡實、白扁豆、冬瓜、鯽魚等。

養肝護肝:菠菜、芹菜、韭菜、香椿、豆芽、枸杞、菊花等。


推薦食譜:

山藥薏米粥

原料:山藥、茨實、薏米(1:1:1),紅棗、蓮子、小米或糯米、百合、紅豆等適量

功效:健脾祛濕,益氣養陰。

 

 

蓮子芡實湯

原料:蓮子、芡實、茯苓、山藥,也可酌加紅棗、枸杞等適量

功效:健脾補腎,固精止帶。

 

枸杞菊花茶

原料:菊花、枸杞(1:1的比例)一同泡飲

功效:清肝明目,滋陰降火。

 

飲食禁忌:

1.少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損傷脾胃。

2.避免暴飲暴食,保持飲食清淡。

 

一年之計在於春,雨水時節,要抓住萬物生長的好時機,通過拍打經絡、適量運動、合理飲食,為身體注入新的活力,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迎接春天的到來!


来源:TCMC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