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小寒養生溫暖過冬

发布时间:2025-01-04 发布者:亚洲时报

大多數年份的氣候記錄,小寒比大寒冷。

《黃帝內經》有句格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此時節的養生總原則。

主要體現在:

精神養生:寧靜為本,保精養神。

起居養生:早睡晚起.避寒保暖,空氣新鮮。

藥物養生:溫腎助陽。

飲食養生:多食溫熱,雜葷搭配。

運動養生:適度鍛煉,防寒防凍。

 

根據中醫「冬主收藏」的原則:隆冬季節,理該順應自然,滋養陽氣,收藏陰精,內聚精氣,以潤五髒。

冬日養生的重點是「養腎」

冬天對應人體的是腎髒,腎機能的強健,可調節機體適應嚴冬的變化。

小寒養生的關鍵是「防寒」

寒為冬季的主氣,小寒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寒為陰邪,易傷人體陽氣,寒主收引凝滯,容易引起心腦血管、慢支、關節炎等疾病。

關鍵詞:養腎防寒

 

三大飲食原則

食宜溫

偏於陽虛體質者吃羊肉、雞肉等溫熱品;偏於陰氣不足者食補以鴨肉、鵝肉為好。

食宜雜

即食物要多樣化,精粗搭配,葷素兼吃。

食宜苦

飲食要減鹹增苦,苦味食物可助心陽,減少過亢的腎水,起到養腎的功效。

 

TIPS  小寒食譜推薦

益壽鴿蛋湯

材料:枸杞、黃精各10克,鴿蛋4個,冰糖適量。

做法:

枸杞、黃精洗淨切碎,待用。

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以上食材,煮沸後約15分鐘把鴿蛋打破後逐個下鍋內,同時將冰糖入鍋同煮至熟即成。

功效:補肝腎,益氣血,潤沛滋陰。


 

山藥羊肉湯

材料:羊肉500克,淮山50克,蔥白30克,薑15克,胡椒粉6克,黃酒20克,精鹽3克,味精適量。

做法:

羊肉去筋膜,洗淨,略劃幾刀,再入沸水中焯去血水。將蔥、薑洗淨,蔥切成段,薑拍破。

淮山洗淨,羊肉、淮山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水,先用大火澆沸後,撇去浮沫,放入蔥白、生薑、胡椒粉、黃酒,轉用小火燉至羊肉酥爛,撈出羊肉晾涼。

羊肉切成片,裝入碗內,再將原湯除去蔥、薑,加精鹽、味精,攪勻,連淮山一起放入羊肉碗內即成。

功效:補脾益腎,溫中暖下。


 

太子參燉鵪鶉

材料:鵪鶉肉250克、瘦豬肉100克、黨參15克,淮山30克,桂圓肉10克,枸杞子15克,芡實10克。

做法:

鵪鶉肉、瘦豬肉洗淨,切塊,黨參、淮山、桂圓肉、枸杞子、芡實洗淨,一同放入砂鍋,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1.5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補五髒、益中氣。


 

遠志棗仁粥

材料:遠志10克,酸棗仁10克,粳米50克。

做法:

遠志、棗仁、粳米洗淨。粳米放入砂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放入遠志、棗仁,小火煮至米爛粥稠即成。

功效:補益肝腎,養血安神。


 

山藥枸杞蒸雞

材料:肉雞1只(約1000克),北芪15克,黨參20克,山藥40克,枸杞30克,水發香菇、筍片各25克,調料適量。

做法:

肉雞宰殺,掏出內髒,洗淨備用;北芪、黨參、山藥、枸杞、香菇、筍片洗淨,放入雞內,將雞的切口縫好,置幹淨的盤上,上蒸籠蒸大約1小時即成。

功效:補脾益腎。


 

首烏煲雞蛋

材料:雞蛋2個,何首烏30克,山楂15克,陳皮6克,醬油、八角、精鹽、白糖、山薑片各適量。

做法:

雞蛋、醬油、精鹽、八角、白糖、生薑片放入砂鍋,文火煮沸20分鐘,取出雞蛋,浸泡於冷水中,剝去蛋殼,再將去殼的雞蛋放入砂鍋中,煮沸約15分鐘,除藥渣即成。

功效:健脾益腎,益氣養血。




《易經》的地澤臨卦對應小寒,小寒養生,重在坤土、澤水。

五髒的脾、腎,分別屬土、水,而二陽升騰,正是肝髒保養的好時機。

脾胃忌寒涼,腎髒忌驚恐,肝髒忌怒火,溫和,安樂,心情舒暢則勝過一切良藥。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叢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元稹                  

                                

小寒來了,新春的腳步也越來越近了,祝大家新年開運,萬事大吉!          

 

 文章来源:TCMC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