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4防:秋燥、秋凉、秋郁、秋乏

发布时间:2024-09-21 发布者:亚洲时报

秋分,「平分秋色」也,标志着天地间的阴阳趋于平衡,气温相对温和。

传统医学认为,「天人相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因此人的活动要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平衡,以达到祛病延年的养生之效。

因此,秋季最重要的是顺秋之性而养「收」。

 

防秋燥

人体五脏六腑与自然界五行之间关系密切,秋季属金,主要对应肺脏,调养肺部功能「预防秋燥」是秋分养生的重心所在。

《黄帝内经•素问》说:「五脏之嗽者,乘秋则肺先受」

肺主呼吸,「肺喜润」主宰着肌肤腠理,秋天金气肃降,肺气虚弱的人会感到气短懒言,若同时脾肺两虚,可能全身疲倦无力、力不从心。故应以「滋养肺气」为主。

肺脏在秋季容易受到「燥邪」的侵扰。

防秋凉

入秋后,肠胃对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冷空气侵犯胃肠,气血运行不畅,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做好肠胃保暖工作,适当增添衣物。日常健脾胃可以多吃山药、地瓜、南瓜、玉米等。

防秋郁

秋分开始,阳光照射少,人体的生物钟不适应日照时间的变化,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很容易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不稳定。而低落的情绪也成了抑郁症发病的「温床」。

保持心态平和,多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可以外出游玩,登高远眺,缓解消极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刺激。

防秋乏

经过漫长夏季,人体元气消耗过多而未能及时恢复,因此有「一夏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进入秋季时,元气开始恢复,在此过程中常会感觉到疲惫感,就是常说的「秋乏」。

适时调整睡眠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早卧有利于养阴,在子时之前入眠有利于阴精的收敛;早起则有利于舒肺,肺经旺于清晨,晨起呼吸新鲜空气,清气敛藏,精神充沛。有利于元气恢复,远离「秋乏」。

 

秋分是一个非常适合调理身心的良机

秋分时节此时万物成熟,不再茂盛生长,渐趋平静。在这个季节里,天高风清气凉,山川草木开始凋敝,大地逐渐明净。此时白昼渐短,黑夜日长,人们应该顺应节气阴阳的变动,开始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同时应该保持精神安宁,静心专注,收敛欲望,不过多发泄情绪,令阳气收敛,使秋之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使肺气清轻明润,这样才能适应秋气,调养好「收」的状态。

            

臻选两道应季一茶一汤                                                     

秋分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天气越来越干燥,需要注意调节饮食,以适应季节变化。

【陈梅普洱茶】

材料:普洱茶10克,陈皮5克,乌梅10克。

功效:止渴生津,消食养胃。适合口干咽燥、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之人。

【莲藕淮山脊骨汤】

材料:莲藕500克,鲜淮山500克,猪脊骨500克,蜜枣2枚,生姜3片。

功效:养阴润燥,健脾补虚。适合脾虚阴伤,口唇肤干、体虚脾弱之人食用。

 

秋亦从容,我亦从容。

不负金秋,金秋不负。


文章来源:TCMC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