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之後的烏克蘭,路在何方?

發布時間:2019-04-28 發布者:亞時财經


亞時中文網特約評論員 韓奕琛


烏克蘭總統大選日前落下帷幕。喜劇演員澤連斯基以空前的高得票率獲勝,将戲劇變成現實。縱觀獨立以來近30年的發展曆程,烏克蘭政治舞台鬧劇不斷,從不缺乏戲劇性因素,卻始終未能上演國泰民安的“喜劇”。


3月31日,在烏克蘭基輔,總統候選人、演員澤連斯基投票後接受記者采訪。(圖源:新華社


烏克蘭一直處于俄羅斯與西方地緣政治之争的中心位置。但特殊的戰略地位并未帶來繁榮和安甯,反而将昔日的歐洲糧倉和蘇聯工業中心變爲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2013年底的危機更使這個黑海之濱的美麗國度陷入動蕩。5年過去了,烏克蘭局勢仍然充滿不确定性。政治經濟改革進展緩慢,社會裂痕難以彌合,東部地區戰事不斷。此次澤連斯基勝選與其說是獲得了廣泛的支持,不如說是民衆對現狀的嚴重不滿,對改革無限期待。擺在新總統面前的任務很明确,首先要恢複經濟,推進改革,整治貪腐,團結烏克蘭社會。


這場選舉也牽動着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神經。對于這個在東西之間搖擺數百年的國家來說,外交問題甚至被置于與内政問題同等重要的位置。不過,克裏米亞并入俄羅斯之後,國家發展道路不再是向東向西之争,反俄成爲烏克蘭的政治正确。


波羅申科主政期間,烏克蘭努力割裂與俄羅斯的聯系:政治上廢除友好條約;經濟上制裁不斷,斷絕對俄天然氣進口依賴;宗教上脫離莫斯科教會控制;文化上激進去俄化;軍事上不惜制造沖突,在刻赤海峽兵戎相見。波羅申科的強硬政策令俄烏關系走進僵局,也使烏克蘭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然而曆史文化傳統和親緣關系豈能說斷就斷,現實聯系更是無法割裂。俄羅斯仍爲烏克蘭第一大貿易夥伴,衆多烏克蘭人仍在俄羅斯工作,俄天然氣過境收入仍是烏克蘭重要的财政來源。


因此,如何處理與俄羅斯的關系,如何平息東部的動蕩局勢,也是新總統需要解決的優先課題。莫斯科也樂見澤連斯基當選,因爲新總統意味着新的開始,起碼創造了俄烏對話的機會,有助于打破僵局,改善關系。另外,烏克蘭對俄羅斯的重要性不僅在于雙邊關系層面。正是烏克蘭危機引發俄西之間曠日持久的政治對立和制裁戰,并使雙方關系墜入冰點。俄羅斯迫切希望改善與西方關系,解除經濟制裁,爲此必須處理好烏克蘭問題。


另一方面,烏克蘭對外政策不會發生根本變化,堅定向西已是烏克蘭的社會共識。5年多來,烏克蘭與西方的關系日益緊密,在西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與歐盟簽署的聯系國協定已經生效,實現簽證互免;正式獲得北約“申請國”身份,雙方互動頻繁。當然,脆弱的政治經濟使烏克蘭“入盟”“入約”道阻且長。


總體看,未來各方圍繞烏克蘭的博弈還将繼續。美國絕不允許俄烏再度走近,俄羅斯也将努力阻止烏克蘭繼續向西。4月24日,俄總統普京簽署法令,簡化烏克蘭東部盧甘斯克、頓涅茨克居民獲得俄羅斯護照的程序。烏克蘭對此強烈反對,訴諸聯合國,稱俄羅斯威脅本國主權。澤連斯基則表示,俄羅斯正在烏克蘭發動戰争,呼籲國際社會以更多制裁應對俄羅斯。美國國務院也發表聲明,稱俄羅斯通過極具挑釁性的舉動,爲明斯克協議的落實制造了嚴重障礙。各方新一輪的鬥争顯然已經開始。


世界大變局背景下,烏克蘭是繼續被各方撕扯,還是走出适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演出政治“喜劇”?無論答案如何,大國博弈中的烏克蘭隻能在夾縫中艱難前行。


作者:

韓奕琛,中國現代國際研究院歐亞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從事俄羅斯和歐亞問題研究。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