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顾|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如何高效融合?

发布时间:2020-05-20 发布者:亚时财经

5月16月,由瞭望中国、CCTV微电影中文频道、亚洲时报、瞭望新时代学习社、腾讯大粤网、听心阁文化共同策划的最新一期“智慧转盘”云论坛在白天鹅宾馆正式开播。 


本期“智慧论坛”邀请了周敦颐第三十代传人、祖传中医第七代继承人周敏,植物分子纯化技术创造者、广东分子态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粤生,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资深国学学者李飞燕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传统中医如何与现代高端科技高效融合”、“中医之于科学养生有哪些重大意义”等话题。  



以下为直播文字摘编: 


李飞燕:受到这次疫情的影响,很多人的学习和工作都被耽误了,那很多人也在这一次疫情当中找到了新的发展的商机。无论有没有疫情,健康一直都是大家很关心、很担忧的问题,也和大家的生活学习息息相关。在这一次疫情中,中医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相比起其他疗法也有其优越性,一是治疗效果很好,二是治愈以后的副作用很小,所以请周敏老师站在中医的角度分享一下,大家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更健康地饮食呢? 


周敏:新冠病毒重在预防,吃喝我们每餐、每天都在进行,我们要吃这个当季当令的蔬菜。因为这个当季当地的蔬菜,它含有这个季节的自然能量在里面。当我们人体吸收了这个自然的这个能量,我们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强了,这个季节长什么吃什么。比如说如果你吃了茄子,茄子可不是这个季节吃的,所以吃多了茄子,阳气往下降,抵抗病邪的能力就被拉下去了。这样我们多吃几次或者多吃几顿,病可能就找上我们了。所以预防很重要,我们要吃得好,是适合这个季节的好。并且,也要吃得精,不要杂,一餐两、三个菜就行了。杂不行,古人讲:“水陆不过三,天地不过三”,也就是水里的东西和陆地上合在一起不能超过三种,飞的东西和地上的东西合起来也不能超过三种。古时候就这样讲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超过了三种东西配合之后,如果你不具备配合的常识,“三”可能就生出了有病的东西了。预防新冠病毒,要根据季节而来,到了夏天我就吃夏天的食材,到了秋天我就吃秋天的食材,这样其自然的能量为我所用。 


第二个,就是我们起居一定要有节有时,不要熬夜,熬夜伤害了我们的阳气。阳气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是抵抗外来病邪的第一道防护线,中医把它称为“卫气”,“保卫”的“卫”,它伤了,这第一条防卫线就破了。所以叫起住要有常,饮食要有节,你吃饱了伤了脾胃,脾胃一伤人体的根本就伤了,所以吃当季的食物也不要多不要超过三种。比如说猪肉不能和牛肉一起吃,一吃这个肚子里就容易长块块;比如说你的这个肠胃消化系统里面发炎了,你就不能吃生姜,如果吃了那发炎的地方就冒出了小肉瘤,这就是我们很多人肠道、胃里长出了那个小瘤子的原因,它很有可能会变成癌症,所以一定要慎重。 


第三,我们在预防的时候,用《黄帝内经》里面的一种方法来预防。你要想到我们的一股青气从肝里出来,跑到东方化成树木;第二步想到我们的一股白色的气,从肺里出来,到西边化成铠甲;第三要想到有一股红色的气,从心脏出来往天上走,弥漫整个天空;第四我们想到有一股黑色的气,从我们两肾往地上走化成一团黑水;最后就想到我们的脾胃里面有一股黄色的气出来,坐镇中央。根据《黄帝内经》讲,你做了这几个程序的意念后,即使到病毒很猖狂的地方,你都不会感染。 


李飞燕:这是《黄帝内经》说的,老师你刚刚说到了五脏,我还留意到说了五种颜色对吧?那就是五脏跟五种颜色是一一对应的。 


周敏:对的,肝青、肺白、心红、肾黑、脾黄。 


李飞燕:所以《黄帝内经》就是引导我们以这种意念,以这5种颜色的气体对应我们的五脏,然后散发掉,形成一定的东西。那五种颜色也对应五个方位、对应5种不同的物质。肝青为东方;肺白就是西方;肾是为黑,就是北方;心是红色的,就是南方;然后土居中,黄色在中间。那这样的意念分时间、季节吗? 


周敏:这个东西不光是防疫,还可以辟邪,平时去外邪比较重的地方前都想一下这个意念。 


 

▲直播嘉宾:周敏(左)、李飞燕(中)、周粤生(右)


李飞燕:那讲到中医,很多人会觉得中医的疗效会比较慢,周敏老师您有什么看法呢? 


周敏:中医很快。中医治病要么取药的味道,要么取药的气。气就往上浮,味道往下沉。比如说风寒感冒、发热、无汗、身上痛、怕冷等等,开一点麻黄汤或者小青龙汤,大概也就是几分钟就见效。像去年下半年我到北京,北京很多人都有鼻炎,有些人说他患鼻炎已经很多年了,应该很难治吧?我当时把治疗鼻炎的配方做成饼,类似锅巴一样的饼,给患有鼻炎的人吃。第一个人吃完不到一分钟,鼻子就通了;第二个人吃了10个小锅巴,吃下去不到两分钟全通了。当时大家说呀这个东西太好了,现在这东西已经落地了、生产了,是国家非药物疗法办公室来做的,工厂在巴马,用巴马的水巴马的能量,长寿之乡啊。 


李飞燕:确实如果我们能够有中药、中医的基础,可能遇到事情的时候处理起来就会快一些,比如说中风,用中医的方法来处理的话,效果也是非常快的是吧? 


周敏:中风、脑梗要救命的时候,就在这两三个小时的黄金时间内,如果及时处理了,这个人就回来了。那怎么叫及时呢?首先我们在十个指尖都扎针,把血里的毒放出来;在脚的十指的指尖也可以扎针放毒;还可以在大椎穴用刮痧板刮;也可以在我们的心经、心包经这个地方用刮痧板刮。这样做病人好得很快,很快就回来了。 


李飞燕:老师刚刚提到了很多精方,例如青龙汤还有各种汤,我觉得这个非常好。但是中药很难随身携带,而且中药都是要熬煮的,我们出差在外、工作上班也没办法花那么多时间去煮,所以有没有方法能够把中药做得像咖啡一样一冲就好了呢?请周粤生董事长给我们分享一下中药提纯的技术。 


周粤生:其实像李老师所讲的,有没有一种让中药可以快速饮用的方法,让它更好地发挥服务人类的这个价值。对现代人,尤其是90后、00后,或者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如何让中药更好地走好“一带一路”,让他们更好地去接受中药呢?

 

其实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这个产品已经出来了,这个技术已经是成功的了。像我手上这个一条的小袋子,里面其实含着重要的提取精华,哪怕一剂中药,可能一天只需要一袋、两袋就可以让它发挥作用,来取得相应的效果。  


 

▲周敦颐第三十代传人、祖传中医第七代继承人周敏


李飞燕:我们刚刚也听了周老师说中药的效果其实是很快的,主要是对症下药。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西药,是因为西药方便,直接吞服就可以了,还能够随身携带;而中药需要药煲,也有很多的原材料,操作起来很麻烦。只有方便的东西,使用它的几率才能提到、才能普及。另外一方面,现在很多人觉得中成药的药效没有煎熬成汤的中药的药效好,其实是不是这样的呢? 


周粤生:其实李老师所讲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是因为原来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以中药里面的内涵没办法很好地体现出来,或者说做出来的产品没有很好地体现中药的君臣佐使、性味归经等功能组织的特性。现代社会中药发展肯定要靠现代化的手段,新一代比如90后、00后,对中药的苦和臭有一种排斥的心理,包括外国人也是这种情况。在我看来,习总书记去年已经给中药界的发展指明了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药的发展一定要保证其中的精华得到传承,创新的前提是“守正”,也就是性味归经、君臣佐使等。 


那君臣佐使、性味归经、功能组织怎样能够得到保证呢?任何一个单方它里面其实都有多个不同的组合,有些组分成分可能是我们已知的,有些可能我们现在科学还没有办法去研究的,但是真正要把这个药提取出来,它所有成分忠于原来这个处方里面的每一个成分的这个物质基础,然后把这东西一个一个拿出来。现在的科学它完全可以把中药里面的每个成分通过指纹图谱很好地体现出来,也可以把每个处方通过我们的指纹图谱全部把它扫描出来,就形成了这个处方的标准物质结构,我们把它称为标准物质基础。 


提取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技术,把它整个处方所有的成分上指纹图谱的每一条曲线、每一条波长都保证下来。最后提取出来的成分,其峰值配合重现原来中药的标准物质基础的性味配合,做出了中药精华的指纹图谱,甚至做出来的会比原来的这个标准物质基础要更好、更纯。通过这种技术提取出来的中药,就能够很好地表现出原来的功效,也是基于过硬的技术保障。这样的产品使用很简单,一旦把它提取出来之后,就像速溶咖啡一样,只要把它放到这个水里面,马上所有的成分在里面就溶解了,不必煎熬,三秒成茶。另外,因为是通过科技来复制药方,能够很好地把握它的量化标准,所以绝对有效。这种技术既可以把所需的成分提取出来,又可以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比如说农残、重金属等物质去除。 


李飞燕:我们说有需要就有价值,有需要每一个时期啊大家需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这个时期大家更需要的是健康,更需要是如何去治疗疾病。周敏老师有精方、周粤生董事长有那么好的技术,但是还需要传播。两位嘉宾如何把那么好的一种构思推广开来呢? 


周敏:中药如果按照周董这种方法来做的话,就能解决中医很难传播的这个难题,并且可以很快就铺开了,受益的是老百姓。 


李飞燕:主要是能够对大众好的,它就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东西有存在的必要,有存在就有发展。我们听一听周董有什么样好的思路,包括我们分子态是打算是怎么推广? 


周粤生:确实这个疫情出来以后,对中医药行业或大健康行业都有一种压力,但也是给我们机会,所谓“危中取机”。现在看到全球疫情的发展,非常庆幸中华民族有老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中医的瑰宝,才能够让我们那么快地去控制疫情。 


经过这次的疫情,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医药缺乏现代科技的引领,确实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为什么疫情暴发之初,武汉没有使用中药呢?其实是因为大量病人出现,每家医院人满为患,没办法为他们熬制大量的中药。所以说,如果中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如果中药可以很快地用这种方式来治疗病人,如果中医可以更早地介入,可能痊愈率会更高。 


我们分子态在今年一月初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了“青叶汤”,主要有四大功能:解毒、清肺、祛湿、健脾胃。作为预防方,我们把这些汤剂捐赠给武汉很多家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包括同济医院的医生也给我们写了感谢信,他们的医护人员拿到这些药物后,再没有医护人员受到感染。在此之后,包括俄罗斯、印尼、蒙古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都向我们采购青叶汤,提供给他们的医护人员、民众、华侨等做预防使用。这就是我们这种技术和中医药在重大疫情出现的时候,产生的价值。 


对于分子态来说,除了做方子以外,我们还想构建两个平台,一个是“药食同源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中药最珍贵的是在于预防、以食代治,以食品代替药品,它利用108种“同源”里面的植物,像鱼腥草、金银花、菊花等各种各样的植物,也包括了像猴头菇、黄金这样一些带有滋补性的材料,通过我们中医的这个历史经典名方进行发展,最后把它变成了1万多种可以涵盖所有人的亚健康、慢性病的一些产品。 


一万多种产品,消费者怎么去选择呢?我们就把中医里的望闻问切、辨证施食、对症下药,做了一个简单的app给消费者,根据用户的回答,选择相应的产品,从而解决用户亚健康的问题,这就是“药食同源治未病”的思路。 


李飞燕:想请教一下周董,这个中医融合高端科技,它的利与弊在哪里?刚刚利我们都听到了,那有没有弊呢?

 

周粤生:我认为这种弊更多的是在于民众或者消费者,对它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就像我们讲泡茶有仪式感,对于中药来说,可能很多人相信中药在煎煮以后才会有疗效,一旦和高科技融合,可能消费者会产生疑问:“里面有没有我要的成分呢?”所以要让民众对这种新的技术感兴趣,接受这种技术。 


李飞燕:有观众提问,不同体重的人在用药的时候分量就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分子药是不是不能个体化呢?

 

周粤生:其实完全可以个体化。我们中医开药的时候,也会根据年龄、体重来确定我们每一个药的用量。同样的我们这个产品你也可以自己去控制分量:你吃了有效,那你就这个量够了;如果觉得分量不够,可以自己加一点,因为它本身是药食同源、比较安全。另外,对于分量我们也会指导,对于不同体重会有不同的标准;浓度也可以根据加水的量来控制。 


  

▲植物分子纯化技术创造者、广东分子态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粤生


李飞燕:我们每个时代、每个当下市场的需求都有所不同,我们做一番事业,目的是要对大家有用的,对人类有用的。我们应该用心用心去做,用心去体验,钻研中医药,就要体验众生的疾苦,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温良恭俭让,以仁心仁术来发扬中药文化,生产中医药产品,从这个角度出发是企业的发展大有空间。 


疫情之下,全世界的人都需要健康,世界的“危”或许对企业家来说是一个“机”。一个机会去帮助大家获得更好的方式和产品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救于大家于水火之中。 


这个时候,企业家能够站出来做这样一款产品,让患者使用更方便快捷,能增加中医药的使用普及率,让中医药深入到临床工作中去,我觉得这个是真的是很有意义,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能为企业家自身发展盈利,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是好的东西,一定要推广开。其实我们中医两千年来,在“治未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不是因为这次疫情,大家对中医的理解还很片面,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慢郎中”,所以在这种疾病的时候都不敢去让中医来治,所以这次疫情我们很明显看到中医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相同,分子态这项植物萃取专利技术和中医药相结合,就有更广阔的的市场,接下来需要更好的营销方式来打响品牌,广而告之,希望大家能能够多关注我们的智慧转盘云论坛,在这里为企业为自己寻找更多的机会,发掘更多的思路。

 

李飞燕:那我们看一看我们观众对嘉宾的提问。请问周董,很多人不愿喝中药,分子中药在口味上能否有改善? 


周粤生: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其实刚才周大师也在讲,我们传统在讲“良药苦口利于病”,因为早期的中药都是靠熬,靠高温、高火、长时间的熬制,其实里面很多成分并不是真正对人体有用。比如灵芝,其实灵芝是一种木质化真菌,它有一个很大的特性,它的细胞壁很厚,而它的细胞腔很小,这就意味着它有大量的纤维质,熬出来之就会释放出来一些苦的东西。 


尤其是很多中药长期存放可能会发霉,所以你熬出来可能是臭的,但是真正重要的大部分的成分既不苦又不丑,而且可能是香的甚至是甜的。

当中药用我们的分子定向提取技术提取出来的这些成分,他喝起来就像喝茶、喝咖啡,是另外一种享受,根本既不苦又不臭,口感非常好。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者、资深国学学者李飞燕


李飞燕:谢谢周董,那我们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请教周教授的:“中医重在治未病,请问周敏教授,目前有研发药食同源的方子或开发药食同源的项目吗?”

周敏:有。像在巴马世界长寿之乡,就有用药食同源来治病,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用黄芪、黄金、葛根这些平时可以用来煲汤的材料可以增强人的体力、免疫力。 


李飞燕:周总制作一个方子的时间长不长呢? 


周粤生:其实主要它本身工艺的研究比较长,但是生产的过程生产就很快了。像武汉那边一些医院和单位研发的抗疫产品,其实我们可能快的话三、五天就可以制作,加班加点,两、三个小时及时的把它做起来。 


李飞燕:观众提问,中医药企业如何快速提升健康服务与科技创新能力? 


周粤生: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指示那八字两句真的是我们中医药发展的精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中药的发展其实真正要让这个企业有生命力,如果能够领会好我们习大大这两句话,我相信对每个企业都是财富。中医药发展,我们必须得帮老祖先遗留下来的中医精华得到传承,而这个传承可能需要通过创新,而这个创新的,最基本原则是“守正”。 


你如果离开中医药的这个宗旨,去讲创新是没有价值的,其实现在中药的应用除了药食同源之外,还可以外用,中药的一个另外一个应用是“表皮急用”,分子态将中药萃取成精华,通过皮肤来解药,很多咳嗽的人不一定就是要通过吃药来治疗咳嗽。他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在你的喉部、胸部,摩擦来得治疗。 


李飞燕:请问周敏老师,如何根据身体特征判断身体状况,比如眼睛痒,脸上肿之类,让我们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好提前预判自己的身体。 


周敏:中医外面病的症状和内在的脏腑相连,内经里早就已经解释清楚了,首先,比如说眼睛有病,就找肝,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及二阴,二者在生理及病理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五脏功能的强弱及疾病,可在相应官窍上有所反应,同时在五脏官窍上施以治疗,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 


其次看“五色”,“五色”是指青、赤、黄、白、黑5种颜色,中医五色理论最早源于《内经》,是五行学说的组成部分。西方现在应用的色彩疗法和食品营养学,正是五色理论的再现,中医早就利用五色的不同特性,来对应人体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就是根据那个刚才我们讲的肺、大肠是白色的,心、小肠是红色的,脾、胃是黄色的,肾、膀胱是黑色,肝、胆是青色的。比如说鼻子是我们的脾区,应该是黄色的,若出现青色木来克土那就生病了。


再就是追根,如果是小孩子不舒服,我就治你的经,如果是青年有病我就治你的脏,就是五脏,如果是老年人有病,我们就直接去找你的腑。为什么?小孩子的五脏六腑都是健康的,如果他有病,一般就是蹦蹦跳跳伤了,去看“经”大概就没问题了。你看中青年的人,他们的五脏压力大,思考问题,熬夜,动脑筋,这样叫劳伤,一伤就伤了内脏。

  

 

直播嘉宾:周敏(左)、周粤生(右)


李飞燕:有人提问,分子态技术提取后跟传统中药相比服用量上有什么差别吗?会不会也要喝很多? 


周粤生:不用。传统的这种机器技术把它做成这种颗粒,唯一最大问题它并没有办法解决中药里面的这个有效成分的量的问题,但是分子定向提取技术出现之后呢,它能够让中药里面的各个有效成分的量化标准建立起来了。它多少量能够实现什么样效果已经很明确了。你用多少的药物量就能达到相应的效果,它本身的这个产品的功效能够得到保障。 


周敏:关于中医和现在的科技相结合,这是方向是明确的,但是目前这些结合的方式还不完美,还有一些东西有待研究。 


李飞燕:今天感谢两位嘉宾的分享,我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企业家在这个疫情当前在这种重大的事故面前,所有的这种责任承担和使命感。特殊时期需要我们的众志成城,但是我相信我们每一次付出呢,每一分的付出呢都不会白费。 


当我们能够尽可能的去考虑如何去“利他”,如何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企业的生存之道也就在这里,所以非常感谢两位老师,那我们的直播呢到这里呢就已经接近尾声了,非常感谢我们线上线下的所有的观众,那如果大家还想去做一个会后的讨论,请关注今瞭望微信公众号、智慧转盘云论坛、亚洲时报官方网站,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直播节目,和企业一起探讨当下遇到的问题,不同的专家、不同的学者,不同的思路,感谢关注。


在5月23日(周六)晚上7:30,“智慧转盘”云论坛将邀请广东养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杨少林,著名企业管理学专家、“优势导向管理法”吴光琛,亚洲时报广州分社副总编辑、资深媒体人林燕飞,共同探讨——“中小企业提高‘免疫力’的逆袭法则”,详情请继续关注“今瞭望”公众号和亚洲时报中文网站。 



(点击图片进入直播间)


摄影:圈圈
文字:郴然、皖宁
编辑:皖宁 


往期回顾:


“共生”方能长久,专家为你支招:疫后企业如何升级变革 


抗疫英雄析中医药产业未来,专家建议抓住风口迎大健康朝阳 


厚德载物,千年国学对疫情之下企业变革的启示 


疫情之下餐饮业的生存之道 




编辑:陈雨(实习)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