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告圖片1

10名青年科學家獲阿裏1000萬獎金

發布時間:2020-09-10 發布者:亞時财經

9月9日,2020年阿裏巴巴達摩院青橙獎獲獎名單公布,梁文華等10位青年科學家獲得達摩院的1000萬元獎金。這群平均年齡不足32歲的獲獎者,還收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鼓勵:“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


(圖源:澎湃新聞)


據悉,青橙獎是阿裏巴巴達摩院在2018年發起的公益性評選,面向35歲及以下的中國青年學者,發掘和支持對科技進步有關鍵推動作用的人物。除了獎金,獲獎選手還将得到阿裏提供的開放數據、應用場景等全方位科研支持。

 

青橙獎的評選不唯資曆、不唯履曆、不唯論文。2020年,青橙獎共收到317份有效申報,并陸續有23位院士、2位圖靈獎得主、29位IEEE/ACM Fellow通過撰寫推薦信,向達摩院舉薦他們心目中的人選。

 

此次獲獎者的科研領域腹地廣闊,既有芯片、工控軟件、人工智能、材料器件等應用科學,也有基礎數學,還有醫學大數據等交叉學科。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獲獎的10位青年科學家中,有一位緻力于運用大數據分析解決肺癌和新冠難題,在新冠疫情期間參與鍾南山團隊科研攻關,建立了新冠重症預測模型。他就是廣州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生、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研究者梁文華。同時他也是鍾南山院士的學生何建行教授的學生。

 

據澎湃新聞報道,梁文華的研究原本主要集中在肺癌領域,通過搭建國内首個胸部腫瘤多中心(共享)數據庫,在廣州市開展萬人肺癌篩查等,收集了大量數據,然後利用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分析等技術,做了一些工作,包括成功研發國際首個肺癌血液DNA無創診斷工具、建立多個國際認可肺癌生存預測模型、提出多個肺癌優化綜合治療策略,貫穿了肺癌的早期到晚期,最終的效果是提高肺癌早診率,減少70%過度治療,提高肺癌20%生存率。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梁文華的研究團隊做了一個數學模型,識别有可能會變成重症的病人。病人來醫院的時候就可以進行分流,節省有限的醫療資源。團隊也做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圖像分析工作,對新冠肺炎以及普通的病毒性肺炎進行鑒别,降低醫生的工作壓力。梁文華研發的針對新冠肺炎的AI影像診斷系統,能準确探測并自動診斷新冠肺炎(準确率>99%)。

 

此外,趙保丹是獲獎者中唯一的女性科學家,她是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爲新型半導體材料在光電中的應用。她以制備簡單、成本低廉的新方法突破了鈣钛礦LED效率的世界紀錄;還利用錫代替鉛的手段降低了鈣钛礦太陽能電池的毒性。2019年,趙保丹登上《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區“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榜單。

 

鍾南山回憶,他35歲以前還在農村做鍋爐工,完全沒有機會搞科研。當代青年學者思想的活躍、知識的多元令他印象深刻。對于獲獎者,鍾南山說:“你們處在最好的時候,要記得把握機遇,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阿裏巴巴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我們很驕傲地看到,這些青年學者真正代表了時代的‘硬核要求’,他們堅定的科學信念、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和顯著的科研成就都是青橙獎鼓勵的。”達摩院支持青年科學人才不求回報,“你們的成長與進步是對社會最好的回饋,隻有更多青年投入基礎科研,才能提升社會的原始創新能力。”

 

責任編輯:Carrick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