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零售破产浪潮的真正原因并非疫情

发布时间:2020-07-28 发布者:亚时财经

美国哈德逊广场

(图源:网络)


2019年3月15日,位于纽约曼哈顿中城西区、临近哈德逊河的哈德逊广场(Hudson Yards)盛大开业。那次开业可谓惊艳四座,作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私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总投资高达250亿美元,广场内的“The Vessel”、30号大厦第100层的露天观景台等一连串新晋打卡胜地,一举令哈德逊广场成为纽约新地标。同一天,以高档豪华著称的纽约第一家百货公司Neiman Marcus也正式在哈德逊广场开张,纵跨三层,占地188000平方英尺,豪气冲天的场面赚足了眼球。


一年后,2020年5月7日,Neiman Marcus在德州申请破产保护,成为首家在疫情期间宣布破产的连锁百货商店。于1907年创建于德州的Neiman Marcus旗下共有43家门店,宣布破产后,位于哈德逊广场的百货商店成为其最新撤离的门店之一,这距离其盛大开幕的“名场景”刚过去了一年,不禁令人唏嘘。


除了Neiman Marcus百货商店,在哈德逊广场扎营的零售商横跨了消费各大层次,既有奢侈高端品牌卡地亚、梵克雅宝和迪奥,也有平价品牌无印良品、优衣库和Zara,还有快餐及高档餐厅供顾客选择。而Neiman Marcus的撤离,成为了对这个总投资高达250亿美元的哈德逊广场的沉重一击,并极有可能带来连锁反应。


2020年3月17日,受疫情影响,哈德逊广场购物中心关闭。随即在4月,《金融时报》便爆出由于疫情危机,哈德逊广场75%的零售商拒绝支付租金,尽管哈德逊广场开发商瑞联集团(Related Companies)认为,有一半拒付租金的零售商实际都有足够的金融资源支付租金。而失去了租金的支持,肩负着自身税务、债务、工资账单的开发商自身也将随即面临无以为继的危机。


对于租户而言,因疫情导致的闭店早已对其经营构成严重打击,而在未来数月甚至数年,疫情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或将令这些实体零售店彻底不堪一击。不论是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还是网购习惯的逐渐养成,提供传统一站式购物体验的实体娱乐中心恐将雪上加霜。或许,绝佳的交通地理位置、震撼的网红地标、金碧辉煌的购物环境,都抵不过一键支付的在线购物。


Neiman Marcus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消费者们的购物方式不再和疫情之前相同。由于哈德逊广场进驻的餐厅和未来的办公室将成为主流,哈德逊广场的实地场所对于Neiman Marcus而言,已不再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当前,哈德逊广场已开始为这家百货商场撤退后的空间进行招租。火上浇油的是,此前为了吸引Neiman Marcus的入驻,哈德逊广场的两家开发商瑞联集团和牛津地产集团曾耗资八千万美金为Neiman Marcus的场地支付了装修费用。


瑞联集团在声明中表示,Neiman Marcus未能和其他零售商一样在哈德逊广场实现成功。可实际上,瑞联集团需要重新招租的空间可不仅是Neiman Marcus一家。哈德逊广场的其他租户也相继宣布破产,包括著名服装品牌Brooks Brothers、J.Crew、Madewell在内的零售商陆续进入第11章破产保护程序。


然而,近年来伴随着电商的兴起与蔓延,突发的疫情只是迫使传统零售商关店的导火索,恐怕也仅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若我们盘点这些在2020年陆续申请破产的零售商,他们都具有至少三大共性。


第一,缺乏一定的电商规模及电商经营能力,主要的经营模式依赖于实地购物场所。伴随疫情而来的居家令则导致实体店铺措手不及,无力跟随消费场景快速朝线上转移的步伐,数字化转型的升级更无法在几个月内实现。最终,随着实体店的被迫停业,库存滞销严重,资金流面临断裂风险。哪怕疫情结束恢复常态,传统实体零售商的未来依旧并不乐观。


第二,缺少销售的种类广度,或者商品类型单一。能够在这场疫情危机中渡过难关的传统零售商,大概率也是能在电商大趋势下生存发展的零售商。这些零售商,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商品(服务)价值和便利,另一方面也具有可以迅速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战略调整的能力。


比如,连锁超市好市多(Costco)的一系列综合商业手段,就令其在疫情中依旧具有和电商竞争的实力。当然,Neiman Marcus也并非没有尝试过改变,在2014年收购了德国奢侈品电商品牌Mytheresa,还在去年收购了二手店Fashinphile。但是,作为传统奢侈百货的代表,Neiman Marcus虽然一直在迎合和维护忠诚客户,对新生代潜在客户群的吸引力似乎不足。


第三,具有私募股权公司背景。根据联合银行(Union Bank)的分析,在19家申请破产的公司中,有7家都是负债累累的私募股权企业。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私募股权的杠杆收购给传统零售商带去了巨额债务负担,这加剧了零售商的困境。如果说电商是传统零售的终结者,那么私募可能也负有一定责任。


或许,人们也可以从传统零售商身上吸取教训,尤其是在疫情造成失业率飙升的当下。单一技能和技术的掌握不再足以保住饭碗,简单的岗位或将在未来被机器或技术“吞噬”,只有让自身技能随着社会发展同步升级,才能安然面对变化多端的未来。


来源:新浪财经

编辑:林芷萱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