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将至,如何看“李佳琦效應”

發布時間:2019-10-27 發布者:亞時财經

離今年雙十一還有兩個多星期,但是商家們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10月21日零時,2019年雙十一預售活動正式開始。


相比于以往鋪天蓋地的圖文宣傳海報,今年電商平台啓用了“直播售貨”新模式。


在預售首日,淘寶多款品牌通過直播引導預售,成交額破億。其中更有6分鍾破億的“秒殺”爆款。



而這場直播銷售大戰中,曾創下“5分鍾賣出15000根口紅”銷售記錄的“口紅一哥”李佳琦,成爲了當之無愧的王者。


直播四個小時,李佳琦直播間觀看數達3000多萬,并一度躍居“巅峰主播”榜單實時第一。



很多網友表示看李佳琦的直播“太上頭了”。“Oh My God”、“Amazing”、“太好看了吧!”、“買它!”,一打開他的直播間,各種誇張的表述和超強度的商品介紹讓人按捺不住,頻頻下單。



“原價1998,現在隻要998,你還在等什麽?


“Oh my god,太美了吧,買它!



這兩句slogan(口号)聽着是不是都很耳熟?


實際上,電視直播購物可以看做是直播帶貨的鼻祖。當年的“八心八箭”鑽石和“8848”手機的電視購物直播,是多少人兒時寒暑假的固定節目。


1992年,廣東珠海電視台推出了中國第一個購物節目。


2004年4月1日,上海電視台東方溝五頻道推出了家庭購物節目。這是中國第一個電視購物頻道。2008年,該節目的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在中國電視購物中排名第一。



與直播售貨相似,電視購物往往也要求主持人和嘉賓用誇張的形容和戲劇化的表演來推銷産品,并充分利用名人和專家的影響力。


屏幕上,各路嘉賓不斷對着産品發出驚歎,主持人一再強調着限時“優惠”的價格,産品餘量在看似商家代表現場争取福利的“咆哮”中迅速減少……


你能管住自己打電話下單的手嗎?


就這樣,電視直播購物憑借其獵奇的推銷手段和即時銷售的新鮮感,成功俘獲了一批中老年電視觀衆。


但是,随着網絡的普及和電商的興起,電視購物在2015年達到頂點後,進入負增長狀态。


在因爲産品質量參差不齊和售後服務難保障而被诟病的同時,電視購物失去了年輕人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


雖然網紅直播售貨跟電視購物算得上“同宗同源”,但是基于平台、消費習慣和目标群體的變化,直播帶貨發展出了自己鮮明的特點。


相較于電視購物隔着屏幕的局限性,網絡直播更加靈活,互動性也更強。面對直播間實時評論,主播必須及時的回應。這讓直播看起來更真實,也減低了劇本的作用。在線領優惠券這樣的促銷手段也顯得更有參與感。


而網絡主播們利用自己在特定領域的影響力推出的“安利”、“種草”、“測評”等直播模式,在當下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裏,也能讓更多并沒有什麽業餘時間囿于産品試用和選擇的年輕人買單。


  “直播幫帶貨,脫貧有新招”  



不過直播售貨這一形式也不僅僅用于電商平台的各種購物大戰。如今,它也成了扶貧的一大助力。



微博、快手、今日頭條等社交平台以及淘寶等電商平台,都推出了專門的扶貧模塊,以“直播+短視頻”的形式向大衆推介貧困地區特色産品,拓寬産品流通和銷售渠道,從而增加當地居民收入。



以淘寶爲例,過去一年,淘寶舉行了超過15萬場農産品直播。2018年淘寶雙十二期間,直播帶火了砀山梨膏、興安盟大米等多個農産品品牌。從今年4月開始,淘寶直播還在每天12:30-14:30時段打造脫貧欄目帶,助力貧困地區農産品打開市場。它推出的“村播”項目還幫助貧困縣在當地培養自己的“網紅主播”,實現農産品電商直播自主運營。


  讓“流量變現”的直播售貨也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直播售貨”拓寬了網絡銷售形式,促進了電商業的創新發展,但與此同時産生的一些問題也不容忽視。


流量造假——

直播售貨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也依托網紅主播的網絡流量。一些網紅及其身後的孵化公司在流量上打起“如意算盤”,弄虛作假買粉絲,制造數據假象,騙取廣告客戶信任。


産品質量——

直播售貨也存在産品質量不過關、付款方式随意、退換貨維權難等問題。以食品爲例,部分平台監管還不夠完善,導緻“三無”産品打着“自制食品”、“農家直銷”的旗号進行欺詐銷售。


來源:CGTN

責任編輯:陳雅芬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