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黄牛”搅局,茅台拟引入人脸识别技术

发布时间:2019-08-09 发布者:亚时财经

见过人脸识别用在机场高铁站上,或者上班打卡,没想到买酒也要人脸识别?近日,贵州茅台为了遏制“黄牛”炒茅台酒,控制价格,将加快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


加快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有效遏制“黄牛”搅局

 

8月7日晚,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市场工作会,部署当前茅台酒市场工作。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茅台酒股份公司董事长李保芳提到,“黄牛”搅局也是助推价格疯涨的因素。

 

茅台市场工作会现场(图源:茅台集团官网)


会议还提出,把握市场稳定大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决打好打赢价格稳定战。李保芳说,不能让“黄牛”问题成为目前茅台酒销售过程中一个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现象。要加快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有效遏制“黄牛”搅局,将酒卖给真正喝酒的消费者。


李保芳讲话

 

在7日晚的茅台酒市场工作会上,李保芳开门见山地说:“今天是为价格而开会”,“要控制价格,而不是稳住价格。”

 

据悉,这是继2017年4月以来的两年间,茅台集团又一次专门针对价格问题而召开的会议。

 

今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一段时期,茅台酒供需持续紧张、价格持续非理性上涨,市场流通价格从4月份的1900元/瓶,上涨到当前的2200元/瓶以上,市场形势异常严峻,严重影响了茅台酒市场的稳定。

 

价格上涨的问题引起了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7月底至今,贵州省委省政府针对茅台酒市场价格的问题连续召开多次会议,省委主要领导作出指示,要求严格防止茅台酒过度炒作,按照“依法依规、强力管控、平衡投放”的原则抓好市场管控,切实兼顾好“国家、企业、消费者、股东和经销商”的利益。


工作会还透露,对于自营渠道和经销商面临的“黄牛”搅局等问题,茅台将加强设备设施监测,强化信息分析、汇总、数据集成,实现由人为监管向智慧监管转变。


近年来,茅台集团与浪潮集团通过密切来往,目前浪潮已经在原料、质量、营销等领域与茅台开展初步合作,研发出茅台原料供应链管理平台、茅台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平台、酱香酒公司营销管理系统,下一步将与公司展开更宽领域的合作,为茅台“大数据、大质量、大营销”保驾护航。

 

近日,茅台与浪潮已就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推进计划、质量链对接方案、茅台智慧营销合作计划及茅台云、大数据平台建设等方面深入探讨交流。双方形成共识,将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高效、有序地推进合作项目落实落地。

 

茅台价格上涨,究竟是什么原因?

 

李保芳在会上分析说,茅台酒价快速上涨原因很复杂。首先是供需矛盾的突出,这是最主要的因素。第二,收藏投资所致,茅台酒既有金融属性,又有投资属性。第三,就是选择销售时机带来的囤货惜售。第四,固定渠道销售,让市面上看不到茅台酒,造成一瓶难求现象愈演愈烈。

 

(图源:搜狐新闻)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李保芳强调:“综合施策,严厉管控价格。”对于具体执行措施,李保芳提出了六点要求。该措施主要包括六大方面:一是加大市场投放;二是严厉管控价格;三是投放的计划和销售的结果按月挂钩;四是实施严厉的管理,发现问题严肃处理;五是从贵州抓起,从贵州做起;六是新渠道和老渠道互为补充,促进建立完善的营销体系。

 

上述措施中最重磅的莫过于,茅台宣布将在中秋、国庆前夕,向市场集中投放7400吨茅台酒,元旦、春节期间合理安排市场投放,更好地满足节日旺季消费需求。


  延伸阅读  


人脸识别产业链及市场规模


(图源:搜狐新闻)


人脸识别技术是指利用分析比较的计算机技术识别人脸。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其中包括人脸追踪侦测,自动调整影像放大,夜间红外侦测,自动调整曝光强度等技术。


人脸识别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人工智能芯片、算法技术和数据集;中游由视频人脸识别、图片人脸识别和数据库对比检验等技术层构成,中游企业的主要产品为嵌入式人脸识别软件以及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提供,中游的相关技术大体包括人脸检测、活体检测、人脸识别、视频对象提取与分析等技术;下游则是具体的场景应用,即应用方案、消费类终端或服务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狂飙突进,科技巨头扎堆布局,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也开始关注人脸识别,人脸识别等自动识别技术渐成趋势。人脸识别技术逐渐在智慧城市、公共安全、轨道交通、政府治理及交通等行业的应用。2015年以来,国家持续出台利好政策,推动了人脸识别在金融、安防、医疗等领域的应用,为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奠定坚实的基础。据测算,2018年中国人脸识别行业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大关。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业应用渗透的不断深入,预计2019年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在120亿元左右。


实习编辑 陈佳慧

亚洲时报 综合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