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电子:Q2迎来业绩强劲反弹 资产重组全面布局AI x IoT

发布时间:2020-09-01 发布者:亚时财经

近日,TCL电子(1070.HK)发布2020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业绩。尽管受疫情影响大环境整体趋冷,但公司在2020年Q2业绩亮眼,取得爆发式增长。



(图源:网络)


剔除即将出售的电视机ODM业务,2020年上半年,TCL电子录取收入172.77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对持平;录得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55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非常优秀的答卷。尽管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但是公司于第二季度取得强劲的业绩反弹。2020年Q2,公司录得收入102.77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36.6%;录得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24亿港元,同比大幅增长达116.3%。


其中,TCL品牌电视的优秀表现是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力。2020年Q2,受疫情影响全球电视机需求仍萎靡,总体销售量同比下滑4.9%。而TCL电子通过调整市场及供应策略,于第二季度实现业绩的逆势爆发。TCL品牌电视机销售量同比逆势增长31.6%达581万台,并在全球19个国家中位列销量前五。根据全球性科技研究机构Omdia,2020年第二季度TCL品牌电视机销售量市占率同比提升3.3pct至12.7%,排名由去年同期的全球第三名跃升至全球第二名。另外,TCL品牌电视在中国市场销量及销售额市占率都位列前二。TCL电子在强势主导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在全球重点地区均取得迅猛发展。TCL品牌电视机的逆势增长,说明了TCL品牌在全球多年投入在销售体系、品牌建设、产业链全球布局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除了电视业务基本盘稳健成长,TCL电子的互联网业务亦表现出色。国内互联网第二季录得收入2.5亿港元,同比增幅达87.5%,这主要得益于雷鸟网络科技持续打造丰富内容、潜力得到快速释放。截至2020年6月底,雷鸟网络科月度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24.2%至1,696万,存量会员数较去年同期增幅达63.1%,上半年每用户平均收入(ARPU)达23.9港元,同比上升28.8%,呈现“量价”齐升。除了渗透率持续提升,雷鸟网络科技的用户黏性持续增强, 用戶日均开机时长同比增加16.8%至6.14小時。


海外互联网业务影响力不断扩大。TCL电子持续引入更多合作伙伴,以打造多层次广覆盖的互联网生态圈。在北美市场,TCL电子把握了数量最多、最有运营价值的OTT用户群体。第二季度,Google与TCL电子在美国市场展开合作,目前二者的合作范围已全面覆盖海外主要市场。TCL电子继续深化与Roku的合作,覆盖范围明年将延展至英国、巴西等海外市场。除此之外,TCL Channel已在越南、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泰国、法国、德国8个国家陆续上线,以提供丰富的互联网增值服务,海外的业务扩张卓有成效。尽管大多数合作仍处于萌芽时期,但TCL电子的海外业务于上半年录得1.2亿港元的收入,同比增长29.0%。 互联网业务潜力的释放指日可待。


值得注意的是,TCL电子在推动业务的转型。公司近期有两笔重磅资产重组,一是向TCL实业转让茂佳国际,正式剥离电视机ODM业务;二是收购TCL通讯及其附属公司全球业务。尽管茂佳国际是全球第三大电视机代工厂商,贡献收入体量不小,但附加值低,且非TCL品牌。剥离ODM业务,有利于TCL电子聚焦品牌生态的构建,并为TCL通讯的整合奠定基础。TCL通讯是全球领先的移动终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深耕欧美等主要市场,并与当地运营商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IDC第一季度数据显示,TCL通讯在北美和澳大利亚出货量稳坐前四,平板出货量在北美平板市场跃居第三。由于两者在海外区域覆盖、销售渠道上有较强互补性, TCL电子收购TCL通讯将发挥显著的协同作用。


更重要的意义是,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指向5G + AI x IoT方向。TCL电子将从家电+消费电子转型。TCL电子过去推出智慧屏,占位AI x IoT的家庭中枢,但只凭电视难以形成全屋覆盖。而TCL通讯拥有多种通讯类IoT设备,完整的品类可使1+1远大于2,成为智能互联的重要抓手。OTT端+智能移动终端+可穿戴移动设备,可以构造出更完整的生态和更多互动场景,包括教育、远程医疗、健身等。重组过后,公司“AI x IoT”布局进一步完善,盈利模式将发生大变革。


TCL电子的电视业务基本盘稳健向上,品牌电视机销量稳居全球前二,未来三年有望问鼎全球第一;互联网业务高速成长,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而资产重组的新变革,将带来业务结构的调整,注入新的“AI x IoT”的血液。TCL电子的竞争力有望被重塑,量变到质变的蜕变已经在出现苗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


作者:Leo的报告

编辑:Carrick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