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式啃老”,是尽孝还是“啃老”

发布时间:2019-04-11 发布者:亚时中文网


图源:电视剧《都挺好》


最近,电视剧《都挺好》在网络上被讨论得热火朝天。剧中苏家父母一生大半的积蓄都花在二儿子苏明成身上,然而他却认为苏家三兄妹里只有他长期陪伴在母亲身边,这是母亲自愿为他付出的,他不是在啃老。


《都挺好》引发的刷屏和讨论,不止于剧情本身。有网友用“陪伴式啃老”来形容“苏明成们”——表面上陪在老人身边,实际上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并最终榨干老人血汗钱。与传统啃老族相比,陪伴式啃老族常把其行为美化成“常回家看看”,并因此具备了强烈的道德优越感。


你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2002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7.3%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63.4%的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解决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问题,70.5%的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77.3%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


杨卿(化名)家住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今年61岁。杨卿和老伴膝下只有一个儿子,他们目前和儿子一家住一起,不过平时身边的亲人只有儿媳和孙女。我儿子常年在外地工作,孙女不满1岁,儿媳还没开始工作,他们一家子还是挺困难的,我们就负责家里吃饭开销,减轻他们的负担。杨卿说,像她和老伴这样接济孩子的父母很多,她并不觉得孩子接受父母这种程度的帮助是啃老我只有这一个儿子,免不了多为他想一些


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陪伴式啃老同时包含陪伴啃老现在老龄社会有很多问题,有些老年人生活状态、自理能力比较差,而请护理人员费用非常高。陪在老人身边的子女更了解父母,如果能时时照应,老人能得到更好的照顾,很多老人也愿意子女来陪伴,同时给子女一些补偿。张宝义认为,从双方需求的角度看,这是可取的。但有人是以陪伴老人为名义进行啃老,并没有尽到照顾老人的责任


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身边有陪伴式啃老现象。交互分析发现,从城市级别看,二线城市受访者身边陪伴式啃老现象最多(84.3%),其次是三四线城市(74.8%)。从年龄段看,80后身边陪伴式啃老现象最多(81.7%),其次是90后(80.0%)。


家住辽宁沈阳的杨嘉嘉(化名)今年32岁,她认为,之所以出现陪伴式啃老现象,父母和子女双方都是有责任的。一些父母一味溺爱子女,孩子要什么都给,凡事由着子女,会让子女产生依赖心理,不愿意自己奋斗。而且有些留在老家父母身边的子女可能事业发展也不太好,父母也会多接济这样的孩子,严重的情况就是啃老


“陪伴式啃老现象为何会存在?调查中,58.9%的受访者指出所谓的陪伴让子女啃老时心安理得,58.2%的受访者归因于父母没有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49.6%的受访者认为有的父母需要子女的陪伴,甘愿被啃老



图源:电视剧《都挺好》


陪伴式啃老算是孝顺吗?


63.4%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


“即便长期陪伴父母,花掉父母很多钱也是不应该的。杨嘉嘉认为,父母心疼子女,给子女花点钱在所难免,但子女不能对老人过度依赖。子女陪伴父母是义务,怎能心安理得花老人的钱?这又不是做生意


调查中,针对陪伴式啃老现象,63.4%受访者认为以陪伴为借口依赖老人生活是不孝,63.3%的受访者认为这反映了一些年轻人不愿努力的依附式生存现状,50.9%的受访者认为陪伴老人是子女的义务,子女不应花父母的钱,也有30.3%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现在年轻人生活压力大的体现。


“我平时要做饭、带孩子,有时还得洗衣服,挺累的。我准备等孙女再大一点就和儿子一家分开住。其实我60岁刚出头,身体还可以,不需要他们一直陪在身边照顾,我也希望他们尽早独立。杨卿说,她有时会怀念刚退休时的生活,打打麻将,跳跳广场舞,很自在。我和儿子一家住得也不算远,也能接孙女放学。平时有什么事情,比如修水管,孩子能过来帮个忙就挺好的


子女应如何对父母尽孝?调查中,72.1%的受访者认为子女应尽量经济独立,不花父母的钱,61.0%的受访者认为子女应过好自己的生活,让父母放心,59.0%的受访认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做到陪伴父母而不啃老


“希望政策上能给予我们这样的独生子女一些支持,比如实行独生子女陪护假。作为子女,如果不能经常回家,就多与父母通过电话或视频联络,平时多为父母添置生活必需品。杨嘉嘉坦言,在对父母尽孝的问题上,她目前做得就不够好,平时工作忙,下了班还要照顾孩子,留给父母的时间就少了。当然,尽量照顾好自己的小家,不让父母跟着操心也是孝顺的表现


如何赋予老年人精神寄托?


70.5%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


“陪伴式养老问题的背后,不但有人们关于两代人相处模式的困惑,还有人们对养老这个社会问题的担忧。


张宝义认为,陪伴式啃老现象的存在反映了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老年人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我国,老人需要儿女的照顾是实际情况,我们国家劳动力紧张,通过社会化的养老可以减轻老人在养老方面对子女的依赖;二是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越来越重要,单纯的物质层面的养老对他们来说是不够的,他们需要子女给予精神层面的慰藉;三是子女对老人的支持也存在依赖和期待。


解决老人缺乏精神寄托的问题,调查中,70.5%的受访者建议子女帮父母找到更好的生活方式,60.4%的受访者希望完善社区养老等养老助老机制,56.5%的受访者认为子女要常与父母通过电话或视频沟通。


张宝义认为,我们在面对社会老龄化的挑战时需要发展社会化养老模式,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和护理保险制度,提升社会化养老的水平,同时提升养老的效率,使资源能更好地集中在国家的建设层面。这样一来,年轻人也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事业,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张宝义最近非常关注智能养老采取互联网、智能家的方式,利用科技手段与老人进行聊天、照顾老人,满足老人的需求,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做法,是未来的趋势。现在国外的智能机器人养老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包括负责给老人吃药、和老人回忆过去等,还可以帮助老人和子女进行沟通。我觉得这对解决养老问题是很有帮助的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0.2%,二线城市的占46.5%,三四线城市的占20.6%,城镇或县城的占2.4%,农村的占0.3%00后占1.2%90后占27.0%80后占52.0%70后占14.5%60后占4.4%


综合:新京报、中国青年报、亚洲时报中文网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