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隐忍卻飽含愛與善良,是小人物的人性之光

發布時間:2019-04-08 發布者:亞時中文網

《地久天長》,這部王小帥導演,聚焦中國普通家庭30年變遷的電影,在柏林收獲了一緻好評,拿到了影帝影後,這也是中國人首次包攬柏林電影節的帝後銀熊。


影片講述患難與共的兩個家庭因爲一場意外而生間隙,其中一家從北方遠走南方,相隔30年再次相見,他們在時代洪流下曆盡傷痛與不安,人生起伏跌宕,最終選擇面對真相,坦蕩向前的故事。



一、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根據《2018年中國人口數量、總人口預測、獨生子女人數及失獨家庭數量統計分析》的數據顯示,“随着獨生子女人數總量的增多,因獨生子女死亡所産生的中國失獨家庭數量也在激增,在2010年達到84.1萬戶,預計到2020年突破百萬戶。”


《地久天長》要講的就是這幾十萬失獨家庭中的一個,年輕的劉耀軍和沈英明兩家人本是摯友,兩家兒子沈浩和劉星在郊外嬉戲中,耀軍的兒子劉星意外身亡,此事徹底改變了兩家人的命運。


劉家夫婦遠赴南方,領養了一個兒子,壓抑着痛苦過日子。


夫妻倆内心悲苦,卻極度隐忍,他們笑的時候看起來像哭,哭的時候也不敢大聲。



母親王麗雲在計劃生育年代,被計劃流産,而當唯一的兒子意外去世時,而當初逼着王麗雲打胎的李海燕,成了失獨夫妻倆心裏的“罪人”。


但他們知道那隻是曆史、政策造成的遺憾,與李海燕個人并無太大幹系,如果當初沒有李海燕,也會有王海燕、張海燕……


但誰能承受兩次失去孩子的痛苦?經曆了如此人間悲劇,夫妻倆甚至都不能痛痛快快地哭一場。


老實的劉家夫婦,隻能認命,“這是我們的命”。


二、經曆一切,友誼是否還能地久天長?


《地久天長》是在講友誼地久天長,劉耀軍、王麗雲、沈英明、李海燕、張新建、高美玉,這三對男女曾經一起插過隊,返城後又在同一家工廠,還住同一棟筒子樓,更不要說這三對男女分别組成了三個家庭,這種友情是十分珍貴的。


在人的一生中,如果能跟某個人能夠保持十年以上的友誼,那基本就是一輩子的友誼了。


他們的友誼如此堅固,甚至延續到下一代,劉耀軍和沈英明兩夫婦的兒子,也成了最要好的小夥伴。


但生活就像一個無情的劊子手,當你覺得你和你的親人朋友一輩子都會這樣時,他就會猛然給你一刀,粉碎你的幻想。



意外的發生,讓三個家庭不再親密,天各一方。


雖然最後,當年好友重新聚在一起,舉杯痛飲,好像還和30年前一樣,但其實,一切都不一樣了,他們隻是選擇了和解,埋葬了自己的記憶——不然,還能怎樣?


“舊日朋友豈能相忘,友誼地久天長……舉杯痛飲,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但對于這一輩人來說,經曆了那些難以承受的痛苦,已經說不上什麽“和解”,更多的是,一輩子都這樣過來了,那就這樣吧。


是把過去稀釋在歲月裏,把痛苦隐藏在每一次的爆發裏。


三、小人物的愛與善良。


盡管個人命運在時代面前毫無力量,帶着無法言說的悲劇色彩,但導演王小帥并不隻是在表現時代背景下的人物悲劇,更是在表達如此情境中,小人物的愛與善良。


影片中有一段催淚戲,是成年沈浩面對劉耀軍、王麗雲夫婦說出當年劉星溺亡的真相,是他教唆劉星下水,才導緻劉家痛失愛子。


沈浩說這些年來,内疚感就像“身體裏像長出了一棵樹”,壓得他透不過氣來。



這是他埋藏于心底多年的一個秘密,說出來以此尋求内心的釋懷。但其實,劉家夫婦早已經了解真相,隻是爲了保護沈浩,沒有說破。


當時劉星溺亡後,沈英明拎着菜刀找到劉耀軍,要求他去懲罰自己的兒子。但劉耀軍忍住内心的悲痛,不僅沒有接過菜刀,反而按住了沈英明的手,說“隻要活着,就一個字都不要說出來”。


在這一刻,我們看到的不單單是他們之間“地久天長”的友誼,更能看到一個人内心最爲純粹的愛與善良。


誠然,喪子之痛直入心底,劉家夫婦内心的痛苦是超乎想象的。可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表示過任何的抱怨,更沒有展現過任何的仇恨。


他們甯願自己承擔着一切痛苦,甯願漂泊異鄉,過着艱苦的生活,也不願給沈浩的成長帶去壓力。甚至,他們在多年以後面對成年沈浩時,仍然相待如自己的孩子。


這需要多麽強大的内心才能夠承受?


一直隐忍,連哭都不敢大聲的劉家夫婦,是最可憐的人,也是最可敬的人。


無論這世界待自己有多麽不公,都無法磨滅他們心底愛與善良的人性之光。(完)


文章來源:一點心理學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