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充電」蓄能 藏陽補腎指南
发布时间:2025-11-05 发布者:亚洲时报
立冬的到來,萬物進入閉蓄狀態。人體也同樣陽氣潛藏,陰氣漸盛,養生保健的重心從秋天的「潤肺防燥」轉向冬天的 「藏精固陽」。
如何為身體「續航」,平穩過冬並為來年春天生發蓄積足夠能量,這份指南,請收好。
一、食養的智慧
「藏陽補腎」目的在於滋養五髒,增強體質
1. 溫補腎陽:腎陽是人體陽氣的根本,猶如身體的「小火爐」,能量的源泉
首選肉類:羊肉、牛肉、雞肉性溫,溫中補虛,益氣養血,是立冬時節暖身補腎的絕佳選擇。
黑色食物:黑豆、黑米、黑芝麻、黑木耳、桑葚等是天然的補腎佳品。

根莖類食物:紅薯、山藥、土豆等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礦物質,有補益脾胃的功效,提供紮實的基礎熱量。

2. 滋養腎陰: 除溫燥,更注重滋補腎陰,達到陰陽平衡,才能「藏」得住。
枸杞泡水、煲湯或煮粥,能滋補肝腎,益精明目。

堅果類:核桃、栗子、花生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既能補腎健腦,又能提供優質能量。但堅果油脂含量高,每日一小把即可。
海參、牡蠣:富含鋅、蛋白質等,對滋補腎精大有裨益。
3. 謹記原則:冬季飲食應避免生冷、黏硬的食物,以免損傷本就虛弱的脾胃陽氣。進補循序漸進,給腸胃一個適應的過程,不可驟然大量進補。
二、起居的藝術
《黃帝內經》:冬三月,此謂閉藏。早臥晚起,必待日光。
睡眠「藏」陽:「早臥晚起」 是順應自然界陽氣的潛藏,有助於人體陽氣的收斂和休養;早晨等到太陽出來再起床,能躲避清晨的寒氣,保護體內的陽氣。切忌熬夜,那是對陽氣的巨大消耗。
保暖「固」陽:冬季保暖,重點三個部位:頭、背、腳。
頭為諸陽之會,頭部受寒,陽氣極易散失,出門戴帽子是簡單有效的保健方法。
背為陽中之陽,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氣)循行之處,故保暖至關重要。

寒從腳下生,腳部離心髒最遠,血液循環差,極易受寒。熱水泡腳,按摩腳底的湧泉穴(腎經的起點),是引火歸元、溫暖入睡的妙法。

三、動靜結合的秘訣
冬季運動,關鍵在於「藏」字,不宜像春夏一樣大汗淋漓,因「汗為心之液」,過度出汗會導致陽氣外泄。
運動前務必充分熱身,冬季肢體僵硬,容易受傷。運動後要及時擦幹汗水,添上衣物,防止寒氣乘虛而入。
推薦溫和的運動:太極拳、八段錦、散步、慢跑、瑜伽等。這些運動能使身體微微發熱,不會大量出汗,從而達到舒展筋骨、暢通氣血而不耗傷陽氣的目的。

運動時間最好在上午9~10點或下午3~4點,此時陽光充足,氣溫回升,人體陽氣也處於升發狀態,鍛煉效果更好。
四、情志的境界
冬季對應人體的腎髒,在情志上對應「恐」。但更重要的養生原則是「精神內守,志意伏匿」。
保持內心寧靜: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過度興奮或焦慮恐慌。
可以多一些靜態的活動,如閱讀、聽舒緩的音樂、練習書法、靜坐冥想等,讓心神安定下來。

減少不必要的社交和思慮,避免過度勞累和操心,讓身體和心靈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複,才是真正的「養藏」。
立冬之際,科學地為身體這座「能量站」做全面的「保養」與「充電」。
遵循這份「冬日指南」,悉心「藏陽補腎」,安然享受冬日的沉靜,為來年的生機勃發,蓄滿能量,厚積薄發。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3月31日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查看详细]
2021-04-01 10:43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查看详细]
2021-03-31 10:20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查看详细]
2021-03-25 15:22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查看详细]
2021-03-22 16:53
风电板块走强,节能风电拉升涨停,大金重工涨超6%..[查看详细]
2021-03-19 10:47
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加强对语..[查看详细]
2021-03-18 19:36
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查看详细]
2021-03-15 14:41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查看详细]
2021-03-12 10:00
今日,核电板块走强,整个指数大涨4%。截至发稿,..[查看详细]
2021-03-08 15:11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查看详细]
2021-03-0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