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 在春的呼吸中喚醒生命的節律

发布时间:2025-04-03 发布者:亚洲时报

清明時節,天地間彌漫著一種特殊的清冽與生機。

清明不僅是掃墓祭祖的肅穆時刻,更是踏青賞春、與自然對話的絕佳時機。

氣溫回暖,雨水增多,大地吐故納新、萬物顯露出最本真狀態。行走在清明時節的鄉野小徑,感官會獲得一種久違的清晰度。

泥土解凍後的芬芳、新芽破土而出的氣息、溪流歡快奔湧的聲響,成了一劑天然的療愈配方。視線越過水泥森林,投向起伏的山巒;踏上柔軟的土地,感受大地的支撐;呼吸充滿負氧離子的空氣,洗滌肺部,是對肝氣最自然的疏解。 

 

莊子所謂「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狀態,是清明踏青的最高境界。

身心融於自然中,意識到人只是其中一份子,體驗著無比的輕松自在,便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們不是自然的旁觀者,而是其不可分割的部分。

中醫認為,春季對應肝髒,而肝主疏泄,喜條達。

研究顯示,身處自然環境兩小時,人體內的自然殺傷細胞活性可提升50%,這種提升能持續長達一個月。當我們赤腳接觸大地,皮膚上的觸覺受體向大腦發送安全信號,副交感神經被激活,身體進入修複模式。

這些科學發現印證了傳統醫學的現代價值。

清明踏青歸來,帶回的不僅是相機裏的風景照片,更是一種對生命節律的新感知。



選適宜的地點
選擇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的地方:公園、山野、江河湖海邊等,避免人多擁擠的地方。

注意天氣變化
清明時節,天氣多變,關注氣象預報,適時增減衣物,避免著涼。

防曬要注意
最佳踏青時間為上午和下午,盡量避開正午的強烈陽光,外出時要塗抹防曬霜,佩戴太陽帽和太陽鏡,減少紫外線的傷害。

均衡飲食多喝水
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尤其是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春季氣候幹燥,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有助於增強免疫力。每日至少飲用8杯水,保持身體水分平衡。

避免過度勞累
選擇適合的活動強度,量力而行,避免過度疲勞。踏青活動後,做些簡單的拉伸運動,緩解肌肉疲勞,促進血液循環。

保持良好心態
踏青不僅是身體的放松,也是心靈的愉悅,保持積極的心態,享受美好時光。

身體如同這片土地,經過冬季的蟄伏,渴望一場徹底的蘇醒。清明踏青,是遵循自然節律的一場生命儀式,是對身心的喚醒。

清明時節,萬物生發,養肝健脾、清補兼施,推薦幾款順應節氣的食譜

 

香椿芽拌核桃仁(升發陽氣)

香椿芽100g、核桃仁50g、白芝麻10g

香椿芽沸水燙30秒切碎,核桃仁160℃烤5分鐘,加鹽、橄欖油拌勻,撒上白芝麻。

香椿含楝素等揮發性物質,中醫認為其升發之性可助陽氣生發。搭配核桃的不飽和脂肪酸,提升腦力。 


 

 三色藜麥春筍飯(健脾祛濕)

藜麥100g、春筍200g、豌豆50g
春筍切丁焯水,與泡發的藜麥、新鮮豌豆同煮,加少許普洱茶湯代替水(比例1:1.2),煮熟後燜10分鐘。
用茶湯代替水可增加γ-氨基丁酸含量,幫助緩解春困。膳食纖維含量比白米飯高3倍。


 

薺菜豆腐羹(平肝明目)

鮮薺菜150g、嫩豆腐1塊、香菇3朵、枸杞15粒、高湯500ml
薺菜焯水切碎,豆腐切丁,香菇切片。高湯煮沸後依次下香菇、豆腐,最後放薺菜和枸杞,勾薄芡即成。
薺菜含薺菜酸可降肝火,搭配豆腐的優質蛋白,適合眼睛幹澀的辦公族。明代《救荒本草》特別記載其「護生」之效。


 

菊花枸杞蒸雪梨(潤肺防燥)

雪梨挖芯不削皮,填入杭白菊5朵、枸杞10粒、桂花蜜1勺,蒸20分鐘。
梨皮中的熊果酸含量是果肉3倍,搭配菊花總黃酮,可緩解春季過敏症狀。


 

艾草紅豆糯米糕(溫經活血)

新鮮艾草汁100ml混合糯米粉200g,夾層鋪紅豆沙(少糖),竹葉包裹蒸15分鐘。
艾草桉油精可促進微循環,紅豆含鉀量高,中和糯米黏滯之性。


 

薄荷桑葉茶(清肝降火)

鮮薄荷葉10片、霜桑葉5g、陳皮3g,80℃水沖泡3分鐘。
桑葉含DNJ成分有助於血糖代謝,與薄荷的薄荷醇協同作用,緩解春季頭痛。





 文章来源:現代中醫藥雜誌(香港)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