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商道|来自赤道的一抹阳光 温文鸿:我是这样的生意人

发布时间:2019-07-18 发布者:亚时财经

1974年,中国和马来西亚宣布正式建交,开启两国关系发展新纪元。2002年,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资料,中马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大关,达到142.70亿美元,飙升51.41%,马来西亚首次成为中国与东盟贸易合作中的第一大伙伴。


2001年,马来西亚会计师温文鸿来到中国,在改革开放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深圳,成家立业,结婚生子。


在这近二十年里,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深圳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经济快速发展氛围的推动下,许多“打工者”纷纷转型开始自主创业,而温文鸿便是创业浪潮中的一员。


潮起


 

温文鸿在接受采访


“什么促使我想要做生意?首先是我的性格原因,做会计,两点一线,很枯燥。其次,我是个马来西亚人,深圳活跃的商业环境、还有马来西亚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都是让我想要去创业的原因。”温文鸿说。


 

橡胶  (图源:网络)


除了商人,温文鸿更愿意称自己为中国和马来西亚文化经济往来的桥梁。“我就是把马来西亚的一些特产带到中国来,比如天然乳胶、天然橡胶制品、马来西亚的榴莲,还有姜茶等等。我们的产品都是马来西亚最优质的农产品,那种由气候、环境养起来的优势,是别的产品无法替代的。”谈起自己的产品,温文鸿的语气中透露着毫不掩饰的自信,他强调:“我们不做过多再加工,天然的就是最好的。”


商道

温文鸿的祖父、外祖父早年“下南洋”从广东到了马来西亚,温文鸿称广东是自己的“祖家”。于他而言,从马来西亚到广东,并不只是单做贸易,更多的是搭建从一个家乡到另一个家乡的文化和情感桥梁。


 

下南洋 (图源:网络)


温文鸿的初中是在马来西亚念的。那时候,他经常在学校图书馆找书看,对中国文化相关的书籍格外感兴趣,他会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着中国的样子。大学毕业没几年,他便独身一人来到中国。

这一呆,便是十八年。这些年里,温文鸿见证了深圳的快速发展,也敏锐地觉察到了包括深圳在内的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潜力。这个城市,甚至整个大湾区,对他而言,是最好的市场和舞台。

说起欣赏的中国企业家,温文鸿提到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任正非的那种国家和民族情怀不是每个商人都具有的,同时,他对业务发展的要求也极高。华为对产品研发不计成本的投入,令人敬佩。”

许是被“情怀”两个字的触动,温文鸿想到了自己:“我喜欢称自己是个生意人。”

温文鸿对“生意人”有两种解读。有的人因为做生意才被称为“生意人”,重点在“生意”两字,以利益为主;另一层的重点则在“人”,先懂得做人,其次才去做生意。而后者,才是温文鸿对自己的定位。

在赤道的阳光下长大,温文鸿调侃着自己黝黑的肤色,强调自己是个“简单的生意人”。他的世界里没有“成功”这个词,所以也从来不担心失败。他不喜忧愁,笑着说自己晚上睡得很好,“枕在天然橡胶枕头上,闻得到那股来自马来西亚的自然气息,睡得很安心。”


撰文/采访:陈雅芬、Shan、陈逸舟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