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仍是遏制單邊主義、捍衛多邊主義的重要機制

發布時間:2019-06-28 發布者:亞時财經

亞洲時報特約評論員蘇世偉


即将召開的G20大阪峰會能達成多少共識?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破解目前面臨的全球性難題?與此同時,面對複雜的世界局勢,國際上不少有識之士對G20機制在未來世界治理中的地位,尤其是在捍衛多邊主義和反對單邊主義中發揮的作用提出了質疑。


G20機制本身是多邊主義的産物。作爲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G20峰會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在原八國集團的基礎上,加入其餘十二個世界重要經濟體。峰會成立的初衷在于:推動工業化的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之間就實質性問題進行開放及有建設性的讨論和研究,以尋求合作并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的持續增長。


(圖源:人民日報)


G20峰會在組織和管理運作上也體現多邊原則,由輪值主席國設立臨時秘書處,不像傳統國際組織那樣設立常設機構;通過增強與IMF等正式機制的互動,組建運作機制的“複合體”。在議題設置上,由輪值主席國依據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設置峰會的議題,如金融、貿易、環境、能源等,體現議題的開放性和靈活性。


當前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惡化,呼喚G20機制捍衛多邊主義,維護全球秩序。本來,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二戰後建立的世界銀行、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雖然在實效上是維護西方發達國家的自身利益,但客觀上是維護多邊關系,體現多邊主義,保持了幾十年的世界總體和平。


進入21世紀,伴随着新興經濟體的壯大和發展中國家的崛起,美國認爲自己原有的優勢地位受到挑戰,開始奉行單邊主義,在經濟上采取保護主義,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美國公然将國内法律推及國外,企圖作爲處理全球問題的規則,無視他國利益,置國際規則于不顧,導緻近年世界經濟形勢惡化、貿易沖突加劇。美國的霸淩行爲,使全球治理理念分歧加劇,世界單邊主義和多邊主義博弈更加激烈。


大阪已進入“G20時間”(圖源:日本高爾夫)


G20的主要目标是面對世界發展和治理難題,通過确定議題,在大國之間謀求議題共識,再深化解決問題的共識。本次G20大阪峰會邀請了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國際勞工組織、國際貨币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便于這些機構執行峰會達成的協議,也是捍衛多邊主義的做法。


當前世界經濟秩序遭遇空前挑戰,而挑戰者正是原國際秩序的發起者和主導者,要想有效應對這一挑戰,必須遏制單邊主義,捍衛多邊主義。通過反思曆史和觀察現實可以看出,科技進步并沒有使任何時期、所有國家以及國内所有群體平等受益,就是在當下的信息時代也還是如此。這樣發展下去,美國繼續奉行單邊主義,維護自己在科技和經濟的壟斷優勢,科技變革對經濟增長的非均衡影響将更加明顯,整個世界經濟形勢很難好轉。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最新發布的信息,2019年第二季度世界貿易景氣指數爲96.3,是2010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的水平。6月初G20财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發布的公報指出,全球經濟呈現穩定勢頭,但下行風險仍然突出,特别是貿易摩擦與地緣政治風險有所升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升級,本身就承載着多邊主義的價值取向,随着國際分工體系深化,單邊主義逆潮流而行,發展空間必然逐步縮小。同時,隻有通過世界範圍的多邊合作,才能實現全球價值鏈深度重構,拓展經濟全球化的新空間,這正是G20機制的魅力所在。


G20機制的作用不止在當前,更是未來世界多邊議題協商、維護全球政經穩定不可或缺的機制。當前國際貿易緊張局勢沒有緩和迹象,聯合國貿發會議《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公布,2018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下降了13%,僅爲1.3萬億美元,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平。 6月8日至9日舉行的兩場部長級會議均未能在聲明中寫入“反對保護主義”,足以說明多邊自由貿易體制的倒退。


由此可見,全球體系對規則的需求更迫切了。此外,随着全球熱點的網絡安全、氣候變化、難民危機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日益凸顯,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單獨解決這些問題,各國合作的多邊機制必不可少。在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交鋒之際,主張多邊主義的力量應該團結起來,加強合作,保證G20多邊協調機制的平穩運行,促進貿易開放和推動廣泛對話,切實有效地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