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汉明:疫情未改全球供应链基本面,中国将成全球最大消费市场
发布时间:2020-07-24 发布者:亚时财经
“中国作为国际产业链的中心,新冠疫情对中国整个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刻影响,一开始的影响来自于国内疫情,导致劳动力下降、工厂停工、招聘停滞;当疫情蔓延到国外,出口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开始变大,反过来影响中国的劳动力需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讲席教授、上海科技大学创业与管理学院(海外)院长方汉明在“第五届创新经济论坛”中,围绕“新冠疫情、全球产业链和中国劳动力市场”进行阐述。
(图源:前海金融城邮报)
方汉明表示,产业链分布有多重考虑因素,首先,全球供应链的配置基本上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其中包括劳动成本、运输成本、组装成本等。其次,全球供应链倾向于将生产设施设在靠近最终产品消费者的地方,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及其购买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使中国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心环节。
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配置产生了什么影响?方汉明认为,新冠疫情并没有改变全球供应链的基本面,事实上,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一些因素已经在开始演变了。一是劳动成本上升,中国在2011年左右就达到了“刘易斯拐点”,当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基本耗尽的时候,那个点就叫“刘易斯拐点”,此时的劳动力成本开始急剧上升,会直接导致“中国制造”不再像以前那么便宜。二是环境成本被纳入计算,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新增长模式的口号,以往被忽略的环境成本现在开始逐渐被纳入正式成本计算。基于此,中国继续保持全球产业链中心的一些原有优势正在慢慢消失。“但同时,中国中产阶级开始具备强大购买力,从2018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了,疫情影响以后,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方汉明说。
方汉明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但中国广大的中西部省份仍然拥有廉价的劳动力,生活成本也比较低,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这些原来比较偏僻的东西部省份地区,成为服务中国和全球消费者的生产基地。“中国仍然享有集聚效率和超强基础设施等诸多优势,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不能忽视中美贸易冲突对全球产业链迁移的影响。”
方汉明指出,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各国开始把供应链稳健的重要性提到首位。中国体制在抗疫方面的优越性,可能会更加凸显中国成为全球供应链理想位置的优势,但也要警惕全球供应链的区域化趋势。他直言,中国的劳动力正在面临迅速老龄化和萎缩,劳动力短缺是十分紧迫的问题,需要通过自动化来满足生产需求,而新冠疫情加速了自动化进程,世界正在进入一个自动化的浪潮,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和克服中国劳动力萎缩的长期趋势。“在外商投资方面,当务之急是要加强中国市场和法律制度的建设,以确保最有生产率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他说。
撰稿人:吴可
编辑:陈吉娜、林芷萱
前海金融城邮报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热门话题更多>>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3月31日发布消息,经报国务院批..[查看详细]
2021-04-01 10:43
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查看详细]
2021-03-31 10:20
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2月份,..[查看详细]
2021-03-25 15:22
3月22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查看详细]
2021-03-22 16:53
风电板块走强,节能风电拉升涨停,大金重工涨超6%..[查看详细]
2021-03-19 10:47
3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加强对语..[查看详细]
2021-03-18 19:36
1-2月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查看详细]
2021-03-15 14:41
3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查看详细]
2021-03-12 10:00
今日,核电板块走强,整个指数大涨4%。截至发稿,..[查看详细]
2021-03-08 15:11
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查看详细]
2021-03-0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