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国PMI数据解读:需求疲弱 复苏可期

发布时间:2020-06-05 发布者:亚时财经

文|庞溟

华兴证券宏观及策略研究主管


 

工人在车间作业(图源:新华社)


复苏节奏参差不齐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低于彭博一致性预期的51.1%。其中、新订单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和生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均有所改善。

 

但生生产指数环比下跌0.5个百分比至53.2%;从业人员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进口指数和中型企业PMI均在荣枯分界线以下。

 

5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录得50.7,较4月提高1.3个百分点,为2月以来最高,重回扩张区间;但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等仍处于收缩区间。

 

需求端风险依然存在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企业中,81.2%的企业已达正常生生产水平的八成以上,这一比例比4月底上升了3.9个百分点。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781.4亿元,同比下降4.3%,降幅比3月份大幅收窄30.6个百分点。

 

中央各部门与各地均已推出一系列刺激内需和消费的措施。5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高于上月0.4个百分点,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比上月小幅上升0.2个百分点,反映扩大居民消费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叠加“五一”假日消费效应,消费市场继续回暖。

 

但对就业压力和薪资压力的担忧,可能会让消费者在增加储蓄的同时,对消费继续保持一定的谨慎观望态度。疫情在海外的蔓延,也会引致全球经济活动收缩,给中国的外需和外贸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基建投资有望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统计局5月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0.8%,继4月环比上升4.6个百分点后,继续环比上升1.1个百分点,其中建筑企业新签订的工程合同量继续回升,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比上月上升1.7和2.1个百分点,这显示建筑业活动进一步恢复,有利于推进复苏传统基建、加快新基建等逆周期调控政策与各种稳就业措施。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未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投资的政策,如: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即达到3.7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计划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较去年增加1.6万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生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华兴证券认为,中国经济已经探底,逆周期调控措施和需求释放,有助于宏观经济从今年下半年起企稳反弹。下行风险包括:消费和内需不振,全球经济衰退导致外需疲软,供应链扰动,就业压力,政策宽松和政策刺激力度及速度不及预期,中美关系紧张,等等。

 

 

实习编辑:刘思贝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