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图片1

香港科学家容启亮:登月之路有多长?

发布时间:2019-02-28 发布者:亚时中文网

“看见探测器在月球成功着陆,兴奋了一阵,等到晚上才知道它能转动,这才放下心头大石。”香港科学家容启亮口中的“它”,就是由他牵头研发、在1月3日随嫦娥四号历史性登陆月球背面的“相机指向系统”。


未曾到过宇宙太空,却成功研发出多款精密的航天仪器,现任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的容启亮,既掌握丰富的学术知识,也具有广阔思维。他丰富想象力的形成,在其成长历程中就有迹可循。


香港理大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讲座教授(精密工程)兼副系主任的容启亮在记者会上。记者吴晓初 摄


童年想法满天飞


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一般家庭收入不高,几个家庭合租一套房子十分普遍,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容启亮偏偏兴趣广泛,摄影、音乐、艺术……若要满足自己的各种想法,就得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实现。


“当时只有六七岁,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玩具,在街上找些弹珠来玩,但一定要在凹凸不平的沟渠盖上打弹珠,这才刺激。”容启亮说,他小时候特别顽皮,而且勇于尝试。


容启亮在少年时期对摄影产生浓厚兴趣,更在其就读的中学创立了摄影学会,成为第一届会长。然而,当时相机属于奢侈品,并非一个普通中学生能负担得起。


没有相机,怎么拍照?容启亮就捡人家不要的镜头等器材,然后“造一个箱子,找一块玻璃,下面安装一盏灯,就成了一台相机。”以前拍照用的是胶卷,怎么洗照片?“钻进床底下就是了。”他表示,只要遇上感兴趣的事物,就算多困难他都会坚持学习,他在小时候还学会了拉小提琴。


容启亮成长过程中的资源匮乏,成为激发他创意的“启蒙老师”,加上不轻易放弃的性格,无形中造就了今天具备科学家头脑和精神的他。“我年轻时对工程非常感兴趣,但也没想过会走到现在这一步。”他说。


1995年,容启亮获俄罗斯邀请为和平号空间站研制供航天员作精密焊接之用的“太空钳”;2003年欧洲的火星快车任务,他获邀开发“岩芯取样器”;他为2011年中俄合作的探测火星任务设计和研发“行星表土准备系统”。


容启亮在记者会上。记者吴晓初 摄


“港产发明”两度登月


容启亮带领其团队研发的“相机指向系统”于1月随嫦娥四号升空,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其实这已经是这款“港产航天仪器”第二次参与国家探月任务。


他说,“做航天仪器讲求经验,你的发明曾经上天,就是说你所研发的仪器能通过所有航天认证的测试。”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大约10年前到访理大,为“相机指向系统”的研发揭开序幕。容启亮回忆说,当时该院的副院长向理大团队提出了设计和研发这件航天仪器的技术要求。“他们没有很仔细说要什么仪器或功能,就由你去设计和研发,由你告诉他们这件仪器是可行的。”


容启亮和团队拥有扎实的科研能力,在没有既定蓝图的情况下,他们运用丰富的创意和创造力,花了两年时间成功研发出“相机指向系统”。


“我们不光是制造一件仪器出来,每一个阶段都要评审,通过了,然后才到下一个阶段。”容启亮表示,他们在研发“相机指向系统”的过程中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保持紧密合作。


2013年,“相机指向系统”随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软着陆。这是国家探月工程首次采用香港研发和制造的精密航天仪器,它能协助拍摄月球图像和帮助控制中心指挥月球车的活动。


接下来,容启亮和团队将参与嫦娥五号的月球任务,以及国家稍后进行的首次火星探索任务。


容启亮在记者会上。记者吴晓初 摄


“终极挑战”——研发精密航天仪器


位于香港理大校园内的“创新馆”专门辟出一个展区,介绍该校在航天科技方面的成果。银白色的“相机指向系统”模型矗立在众多展品中,显得格外醒目。


“转动的角度要很准确,而且要靠不同角度拍照,将两张照片叠起来,就能形成立体的效果。”容启亮扶着他的心血结晶,向记者示范它的操作方法和原理,脸上流露着满意的笑容。


这件航天仪器从研究到制造均在理大进行,设计十分精密。它重2.8公斤,长85厘米、宽27厘米、深16厘米,安装在嫦娥四号着陆器的顶端,能够垂直移动120度、左右旋转350度,并可在月球引力下正常运作。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克服了多项挑战,包括要使仪器抵御月球低温、具备防震能力和抵抗冲击等。


容启亮十分重视他的研发品能否发挥作用,他形容航天工程及其应用为“终极挑战”。“如果(仪器)弹不上来怎么办?所以不能出错,每一个程序,只要有一丁点错误就操作不了。”他说,如果“相机指向系统”不转动,360度环拍的全景图就没有了。


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那是一片崎岖不平之地,嫦娥四号就着陆在许多小环形坑中间,该处比嫦娥三号在月球正面的落区有较少石块,显示可能暴露时间更久,年龄更古老。


“这是挺重要的仪器,国家都放心交给我们做,显示国家信得过香港的科研。”容启亮认为,国家对香港科研充满信心才委以重任。他坦言,香港一向比较多引进别人的技术,很少有自己研发的科技产品,在国家的支持下,相信香港未来在航天等方面的科研发展将有更好前景。(完)


文章:来源新华社

相片:来源新华社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