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國土創造近17%GDP 中國百強區發布,深圳南山區名列第一
發布時間:2020-09-11 發布者:亞時财經
中國百強區僅用全國0.6%的國土面積和7.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6.8%的生産總值。其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分别以超6000億元和超5000億元的生産總值名列第一和第二,與其他城區拉開較大差距。
9月10日,由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
白皮書顯示,中國百強區僅用全國0.6%的國土面積和7.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6.8%的生産總值,經濟資源在城市主城區集聚态勢明顯。同時,人均生産總值高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入選城區平均生産總值超1600億元。
強市強區已出現工業化後期的現代化城市産業結構,其平均城市首位度達到22.44%。
值得注意的是,廣東省在百強區排名中最爲突出,前十名中廣東一省包攬七席,其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分别位列第一、第二。
■ 2020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百強名單:
全國0.6%國土創造16.8%GDP
白皮書指出,百強城區實力突出、引領強勁,是引領城市集聚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
白皮書數據顯示,百強區以小體量釋放大能量,僅用全國0.6%的國土面積和7.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6.8%的生産總值,經濟資源在城市主城區集聚态勢明顯。
同時,城區經濟增速明顯快于全國水平,且人均生産總值高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入選城區平均生産總值超1600億元。
百強區的城市經濟首位度及貢獻率均超過50%,每個百強區不僅對所在城市和地區經濟發展具有強勁的帶動作用,而且也已成爲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
強市強區首位度提升
強市強區的能級在穩步提升。
白皮書數據顯示,強市強區三大産業占比爲1.8:35.85:62.35,屬于工業化後期的現代化城市産業結構,其平均城市首位度突破20%,達到22.44%,貢獻了所在城市超過五分之一的經濟增量。
因而,我們可以發現,城區對城市高質量的驅動作用突出,它已成爲引領城市乃至城市群發展的核心,整體能級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此外,強市強區差距也在逐步縮小。城市強區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已突破5000億元關口,保持擴大了首位優勢,領跑全國城區;青島黃島區和佛山順德區也達到3500億元量級,其中1500億-2500億元間共有10個城區,而後續36個城區産值在500億-1500億元區間。城區發展間隔、梯次差距逐步縮小,已不足百億,但不同地域城市主城區間橫向競争更加激烈。
東部沿海面狀城市群和中西部點狀都市區潛力突出
白皮書指出,區域不均,東部占優是百強區的重要特征。百強區東部地區占65席,中部地區15席,西部地區16席,東北地區4席。其中,廣東、江蘇和浙江三省表現最爲搶眼,分别占21席、18席和13席;在百強區前10名中,廣東省獨占三分之二,并包攬前4位。
白皮書指出,城區高質量發展以東部沿海面狀城市群水平占優,不過中西部點狀都市區潛力突出。百強區中有2/3的城區來自東部沿海城市群,沿海城市禀賦優勢明顯,高質量發展水平實力突出;而至于中西部,31個入圍百強區的中西部城區呈點狀分布在區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區。其中,成都城區表現最佳,與沿海面狀集聚百強區形成點面聯動的空間特征。
梯隊間城區差距逐級縮小
白皮書數據顯示,百強區不同梯隊城區的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從第一到第五梯隊差距逐級縮小,第一梯隊遠遠高于其他梯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
其中,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第一梯隊超出第二梯隊1.01分,第四和第五梯隊高質量發展平均水平差距最小差距,爲0.18分,由此可見,百強區頭部引領示範效應明顯。
不同維度力量對每一梯隊的核心貢獻率差别較大,導緻了不同梯隊的高質量發展水平城區構成差别顯著。在第一至第五梯隊的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中,核心貢獻率最高的維度分别是經濟實力、區域能級、區域能級、區域能級和消費活力,而貢獻率最低的分别是消費活力、消費活力、内生動力、經濟實力和區域能級。
沿海沿江城市主城區經濟優勢明顯
在白皮書中,沿海沿江城市城區經濟實力排名集中靠前。
數據顯示,在排名前20的城區中,廣東省表現最爲突出。其中,深圳市轄區個數最多,共有6個城區入圍;
廣州和佛山分别有3個和2個城區入圍。2019年各城區的地區生産總值均超過3000億元,其中,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分别以超6000億元和超5000億元的生産總值名列第一和第二,與其他城區拉開較大差距。
作爲經濟實力前20的唯一西部城區,西安雁塔區榜上有名。2020年西安雁塔區以1.63的經濟實力得分入圍第13名。由于系列政策的引導,雁塔區已然成爲引領帶動西安乃至整個關中城市群的主核心。
深圳、杭州城區内生動力表現突出
白皮書中,沿海城市内生動力明顯占優,深圳和杭州城區表現最好。城區2020年城區内生動力排名前20的城區中,除武漢江漢區外,其餘全爲沿海城市城區,且主要爲廣東、浙江和江蘇城市轄區,分别有7個、5個和5個城區入圍。其中,深圳和杭州城區内生動力表現最好,分别有4個和3個城區入圍前20名。
武漢江漢區财政收入略低,但财政密度優勢明顯。除江漢區外,其他城區2019年财政預算收入均在150億元以上,其中12個城區财政收入高于200億元,均值高達277億元。但江漢區則憑借較高的人均财政收入和地均财政收入入圍前20名,财政密度優勢較爲明顯。
福田、天河消費活力遙遙領先
在消費方面,廣東城區消費活力表現優異,福田、天河遙遙領先。2020年廣東共有9個城區消費活力入圍前20,廣州最爲突出,共有5個城區入圍,而佛山和深圳也均有2個城區入圍。在廣東省的9個城區中,深圳福田區和廣州天河區得分遙遙領先,均超過2.0,分别比第3名廣州越秀區高出0.88和0.52。
中部和西部地區城區消費活力略好于東北,中部武漢和西部成都表現突出,錦江、武侯共擔西部發展重任。作爲國家級區域中心城市以及中西部的重要經濟增長極,武漢和成都的消費活力以及市場環境可與沿海城市媲美齊驅。其中,成都的錦江、武侯共擔西部發展重任,其消費活力紛紛入圍前20。白皮書認爲,未來,二者将在成渝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建設中發揮重要引領作用。
撰稿人:夏旭田/21世紀經濟報道
編輯:馬桂蓮
前海金融城郵報授權亞時财經發布。熱門話題更多>>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3月31日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查看詳細]
2021-04-01 10:43
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查看詳細]
2021-03-31 10:20
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查看詳細]
2021-03-25 15:22
3月22日,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查看詳細]
2021-03-22 16:53
風電闆塊走強,節能風電拉升漲停,大金重工漲超6%..[查看詳細]
2021-03-19 10:47
3月1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加強對語..[查看詳細]
2021-03-18 19:36
1-2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查看詳細]
2021-03-15 14:41
3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查看詳細]
2021-03-12 10:00
今日,核電闆塊走強,整個指數大漲4%。截至發稿,..[查看詳細]
2021-03-08 15:11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查看詳細]
2021-03-0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