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图片1

亚时观察|比特币市场杠杆脆弱但韧劲突显

发布时间:2020-07-17 发布者:亚时财经


(图源:网络)


今年3月初,在新冠疫情压倒全球市场时,比特币也随之暴跌。但在没有干预或外部刺激的情况下,比特币很快就恢复了元气,反弹至疫情爆发前的水平,引起投资界关注。


比特币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的暴跌是投资者对其他市场的恐惧蔓延至此而致。比特币的市场结构独特,因而情况尤为严重。在比特币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中,杠杆的总体使用规模通常较大,但在3月12日和13日之前,杠杆水平异常高,脆弱而易受冲击。


当现货市场开始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起下跌时,一场湍急的清算潮也跟着来袭,并以杠杆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所为起点。随后由于价格下跌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至少有5亿美元(可能高达10亿美元或更多)的比特币担保贷款被自动清盘,在极短时间内加大了现货交易所的抛售压力。


有趣的是,硬生生地受了这猛然一击后,比特币不仅找到了一个自然的底部,还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强劲反弹,流动性水平也已正常化。


这不仅证明了人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外部冲击造成的市场混乱而非广泛重估,同时还表明,在完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比特币市场仍具有坚韧的弹性和自我纠正能力。


此后,比特币的市场结构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也没有什么理由预计它会在近期或中期发生变化。换言之,在适合的环境下,类似3月份的波动事件有可能再次发生。


比特币市场的杠杆水平“易折”


3月的第二周,全球股市因人们对新冠疫情的担忧,已较2月高点下跌了约20%。期间,黄金和美国国债等传统避险资产表现优异,石油等其他某些资产因全球航空旅行业几乎停滞而表现糟糕。当欧洲和北美各国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封锁时,恐慌几乎冲击着每个行业,引发了现金抢购潮。


与此同时,在比特币市场上,杠杆以各种形式积累起来。保证金平台上的美元贷款利率提高了,Bitfinex等现货交易所的“多头/空头”(Long/Short,简称L/S)比率也在高处徘徊。L/S比率从去年12月底和今年1月初接近12倍的两个峰值回落后,在3月11日前的几周内又回升至9倍以上,随后在3月17日降至2倍以下。


衍生品交易所的情况并没有帮上忙。


2月中旬前后,未平仓头寸达到逾50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虽然3月11日之前,约有17亿美元头寸被平仓,但实际跌幅出现在3月12日和13日间。随着现货价格下跌,期货价格跌幅更大,有时甚至跌破现货价格。


这导致了一连串清算。两日内,价值18亿美元的衍生品未平仓利息被一抢而空。仅在BitMex里,3月12日、13日就有价值8.63亿美元和7.98亿美元的出售清算,约占这两个交易日总交易量的9%。


截至3月12日,贷款帐簿上未偿还的比特币担保贷款可能也处于历史高位。2月底仅创世纪(Genesis)一家的贷款就达到10亿美元的峰值。


现货市场下跌的规模和速度令许多以比特币为抵押品的借贷人措手不及。尽管大多数此类贷款超额抵押高达40%,但50%的跌幅超过了一些借款人能够充值与链上的比特币担保交易的能力,导致至少5亿美元的贷款被银行自动清偿。这在极短时间内又增加了现货交易所5亿美元的沽售压力。


不过,比特币市场最终在3500美元到4000美元之间找到了底部,具体取决于交易所。比特币复苏相对迅速。


总体而言,“V”型复苏迹象表明,这只是短期的市场混乱而非更广泛的升值。


监控杠杆度量应该有助于衡量持续的波动风险


比特币的复苏比其他行业市场都要强劲而迅速。截至Asia Times Financial 7月16日发稿,比特币成交价约9200美元,较其底部上涨130%、较年初上涨28%。虽然历经了历史性的大跌幅,但比特币最终在不需任何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寻得支撑并稳定下来。


同时,现货和衍生品交易所的杠杆水平也已开始恢复。衍生品交易所未平仓头寸已回升至3月12日前的水平,正重新接近历史高点。抢眼的是,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简称CME)未平仓头寸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自年初以来增加了2倍多。


Bitfinex的L/S比率在2倍以上触底后已回升至4.0倍。尽管这一比率明显低于去年12月底和今年1月初接近12倍的双峰水平,但4.0倍仍相对较高。


与3月份前的水平相比,比特币抵押贷款市场似乎有所降温,但它正在复苏。虽然目前还无法收集到全面的数据来量化所有贷款部门间目前的未平仓利率,但贷款机构称,虽离峰值还有一段距离,但市场正在稳步增长。如果市场状况保持相对稳定,比特币市场有望突破以往的纪录。


在比特币市场中,持续而普遍的杠杆使用意味着比特币价格仍然易受波动冲击。如果类似规模的外部事件再次发生,比特币价格也不太可能出现类似走势。关注这些度量应该有助于评估持续的波动风险。


原文标题:How bitcoin beat Covid

编译:林芷萱

责任编辑:SHAN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