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中國資本在非洲的“版圖”遠超你的想象
發布時間:2018-08-07 發布者:ATimesCN
【亞時中文網訊】西方分析師普遍認爲數字充分說明了中國在非洲的參與程度。但如果這些數據并非如此呢?
國際咨詢公司麥肯錫去年7月發布了一份名爲“獅象共舞”的報告。這據稱是至今爲止對于中國在非洲經濟活動研究最深入的報告,并得出結論“現時在非洲有逾萬家中國公司”。
中非專家Thierry Pairault認爲,也許在非洲大陸的确有這麽多中國公司,但他最近撰文批評麥肯錫的報告,指出這份報告并未清楚定義何爲在非洲的中國企業,隻是提到“中資 擁有”。這暗示包括中國公民或法律實體擁有。
Pairault在華盛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非研究所的博客上表示:“我懷疑這份報告以此爲依據來作爲中國企業的數據統計。” 他在法國最大的政府 研究機構 -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總監。
這類的數據争論通常是學術性的,但在這個例子中,一個可能誇大了中國在非公司的數字,進一步論證了西方很多政府官員以及記者的觀點。他們認爲北京正在對非洲大陸進行經濟掠奪。
美國前任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上周發出警告,指非洲國家不應接受中國的資金,作爲協議的一部分他們将“喪失他們的主權”。紐約時報記者Howard French在2014年出版的書中曾指出“超過一百萬”的中國移民正在爲北京政府在非洲“建造一個新的王國”。他的觀點受到非洲專家的質疑。
Pairault認爲,麥肯錫的報告應該對區分不同類型的公司。麥肯錫并無明确指出,如果一家公司的持有人是華裔但卻持有海外護照,這種情況是否計算在内。如果公司是在非洲本地注冊,但卻由一位中國籍人士或作爲中國公司在當地的分支,這種情況亦未明确界定。此外,麥肯錫未有清楚說明在何種情況下,一家實體公司會被歸類爲“非洲”而非“中國”。
他指出,大部分公司是當地注冊的小型企業。從法律和統計的角度來看,即使它們是中資擁有,也應該被歸類爲當地企業。在大部分的例子中,它們并非賺取中國國有利潤的主要企業。
Pairault寫到:“絕大多數例子是這些公司是由中國移民在當地注冊的,他們将在當地打工的積蓄用來投資。”他又說:“這些資本的量很小,而且從嚴格意義來 說并非中國的海外直接投資,因爲這并不牽涉任何資金由中國流入非洲國家。”
他舉了一個中國小公司爲例,這家公司的負責人是一個名叫秦建軍的中國人。據說他曾經白手起家在阿爾及利亞創辦了兩家公司。在2006年創辦了一家建築公司,并在2014年創辦了第二家地産開發公司。
這家公司的工盤在當地聘請了1500名員工。爲了進一步拓展業務,秦決定将兩家公司“中國化”。在2015年,他在中國注冊了一家公司,而上述兩家公司則成爲了中國公司的分公司。
聚焦“一帶一路”戰略
2015年3月2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至此,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展開。
“一帶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縮寫B&R)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它将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區域合作平台,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曆史符号,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夥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而随着“一帶一路“的推進,中國的走出去戰略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也取得巨大成效。
政治戰略成效
中國的“一帶一路”硬策略有兩條思路,一個就是突圍,還有一個就是反包圍,所謂突圍的概念就是要沖,現在可以看到要往東邊沖破第一島鏈出太平洋這是第一條,第二條,往南邊控制南中國海,第三條,在從南中國海轉往馬六甲出印度洋,可以看到,這就是一帶一路中的一路。
石齊平:在政治方面,我覺得也是另外一種新常态,是被美國故意給你壓制,遏制跟包圍的一個新常态。
反包圍就是一帶的概念,跟高鐵有關系,我們現在中國鋪高鐵,不但要跟南方的東盟十國,而且還要往中亞,往西亞,往東歐,往西歐,往中東,也就是把亞歐非三大陸基本上都覆蓋高鐵網之下,這樣子一來,世界經濟的中心就會移到了亞歐非所謂的世界島上面,我們以前提過的,原本美國的中心慢慢的把這個重心移過來了,美國會發現到,我本來要包圍你的,結果怎麽突然間,我被你包圍了,這就是一帶一路的政治經濟學。
經濟戰略成效
提及“一帶一路“經濟成效,必然不能忽略“中國高鐵”和“中國油企”。
當前,高鐵已經逐漸成爲了我國對外輸出的一張名片,與智能手機、共享單車、網購一起被稱爲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國高鐵揚帆出海走向世界既能拉近我國與諸多國家尤其是亞洲近鄰們的時空距離,使我們能夠廣交朋友,同時高鐵又形成了一條條“鋼鐵發展之路”,在爲我國未來的發展提供全新廣闊地緣空間的同時拉動沿線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和社會共同發展。
第五屆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高峰論壇在成都舉行,更是預示着我國的“高鐵”走出去戰略未來成效也将巨大。
與此同時,油企走出去也成績斐然。
據人民網北京3月20日電,由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編撰的《中國油氣産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2017-2018)》在京發布。這是中國石油企業協會連續第8次向社會發布《藍皮書》。
文化戰略成效
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是我國在21世紀之初所提出的文化建設方針,對于中國文化的覺醒、複興、整合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回首這五年,在文化“走出去”方面,我們也取得一些可喜成績仍需追求。
三大領域領跑文化“走出去”
文學作品國外受追捧
2012年以來,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劉慈欣、曹文軒等接連折桂國際文學大獎,中國文學正成爲世界文學越來越重要的創造性力量。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中外文學交流愈加深化、中國文學世界影響力顯著提高的五年。
在網絡文學方面,2016年末,起點中文網與美國一家以翻譯中國網絡小說爲主的網站宣布合作,簽署十年翻譯和電子出版合作協議,初步達成20部作品的合作共識,開啓了中國網絡小說對外輸出的新模式。
影視作品在海外漸成氣候
2015年至今,電影《天将雄師》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熱映,覆蓋了亞洲、北美、南美、歐洲等地;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在亞洲、歐洲、北美、澳洲共9個國家57個城市的89家主流影院上映;《拆彈專家》《非凡任務》《悟空傳》等電影也相繼在海外發行。近日,由中國電影家協會和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電影海外銷售收入38.26億元,較2015年增長38.09%,這是中國電影海外銷售收入連續四年快速增長。
傳統曲藝及戲劇遠銷海外
相聲表演界的翹楚郭德綱率先帶領德雲社走出國門,在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世界各地取得場場爆滿的巡演成績。
此外,在戲曲戲劇方面,彰顯時代創新的中國故事引來八方喝彩:京劇名家張火丁走進紐約林肯中心,成功演出全本京劇《白蛇傳》《鎖麟囊》;上海昆劇團将湯顯祖的“臨川四夢”首次完整搬上舞台并開啓世界巡演,所到之處盛況空前,受到青睐。
此外,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豫劇《程嬰救孤》、越劇《寇流蘭與杜麗娘》等在美、英等國劇院演出,在将中國戲曲的曼妙與華美展現在世人面前的同時,也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忠貞、誠信等儒家理念傳播出去。(完)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熱門話題更多>>
國務院國資委網站3月31日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查看詳細]
2021-04-01 10:43
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查看詳細]
2021-03-31 10:20
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查看詳細]
2021-03-25 15:22
3月22日,中國電子信息産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查看詳細]
2021-03-22 16:53
風電闆塊走強,節能風電拉升漲停,大金重工漲超6%..[查看詳細]
2021-03-19 10:47
3月18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安部加強對語..[查看詳細]
2021-03-18 19:36
1-2月份,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查看詳細]
2021-03-15 14:41
3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查看詳細]
2021-03-12 10:00
今日,核電闆塊走強,整個指數大漲4%。截至發稿,..[查看詳細]
2021-03-08 15:11
今天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查看詳細]
2021-03-05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