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集團中國産業園區品牌連鎖運營商

日本批準在動物胚胎中培育人體器官

發布時間:2019-07-31 發布者:亞時财經

《自然》雜志近日消息,日本政府解除“14天原則”禁令,并制定新規允許在動物體内培育人體器官,根據這項新規,該實驗計劃已獲得批準。


日本科學家計劃将人體細胞插入大鼠胚胎。(圖源:《自然》網站)

 

盡管該項研究引起廣泛争議,因爲其最終可能會導緻人類可供移植器官出現新來源,但該實驗計劃的研究人員中内啓光(Hiromitsu Nakauchi)稱,他們的最終目标是在動物體内培育能用于移植手術的人類器官。該實驗計劃也被稱爲中内啓光計劃。


Hiromitsu Nakauchi(圖源:斯坦福官網)

 

此次,中内啓光計劃将人類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植入小鼠和大鼠胚胎,并将胚胎植入實驗動物體内。

 

中内啓光表示,他将緩慢推進這項試驗:首先将分别培養雜交小鼠、大鼠胚胎至14.5和15.5天,接着,他将申請在豬身上培育雜交胚胎,最長可到70天。

 

讓人類細胞在另一個物種中生長,其實并不容易。中内啓光團隊此前曾嘗試将人類iPS細胞植入羊胚胎中,但生長了28天的雜交産物因僅含有極少的類細胞,它并不像一個“正經器官”。

 

不過,據中内啓光團隊解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人類和綿羊之間有一定的基因距離。

 

考慮到鼠與人類在細胞上更爲接近,中内啓光團隊也以最先進的實驗鼠進行了實驗。他們首先修改了實驗鼠受精卵的基因,使其無法正常生成自身的胰髒等髒器;然後向受精卵中植入人類iPS細胞,培育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動物性集合胚”;之後再将其移植回實驗鼠子宮。他們希望,胎鼠長大後能擁有由人類iPS細胞形成的胰髒等。

 

早先時間,他們也在豬身上進行了類似實驗,在代孕母豬分娩前将胎兒移除,以檢查源自人iPS細胞的胰腺組織的量以及功能。

 

中内啓光團隊稱,這一基因工程胰腺,可用于治療患有嚴重糖尿病的患者。不過,異種移植目前仍需要克服來自道德倫理和技術上的巨大障礙。

 

“14天原則”起源于1979年,由美國衛生、教育及福利部倫理咨詢委員會首次提出,後被多個國家監管機構采用。此前,日本禁止含有人類細胞的動物胚胎生長超過14天,并禁止将這些胚胎移植到代孕子宮中。

 


責任編輯:楊穎

亞洲時報 綜合自科技日報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