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集团中国产业园区品牌连锁运营商

人们能理解AI创作的艺术作品吗?

发布时间:2019-06-25 发布者:亚时财经

美国快公司网站近日发布作曲家、媒介艺术家Rui Penha主笔的文章《当AI学会艺术创作,人类能理解其作品吗?》。文章称,即使AI根据人的思维和推理方式创作出艺术作品,那也只能被称作是一种适当的机械艺术,而非人类艺术。以下为文章摘编:

 

假设在AI中有可能会存在意识,那这些思想就会有创造艺术的冲动,就像人一样。但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我们能理解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思考两个小问题:机器何时能够创作艺术作品?我们怎样才能理解它所创造的艺术呢?

 

同理心——即观赏艺术作品所产生的共鸣,是理解艺术作品的关键。要理解这件作品,你需要调动你以往的人生经验来寻找和这件作品的联系点。每个人对于作品的诠释都是个性化的,而大家对于艺术作品的解读,也和艺术家创作的初衷密切相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解读艺术原作和赝品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

 

将艺术和生活结合起来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意图。


 

(图片来源于: menagy/Blendswap, Lsdruid/Blendswap)

 

但是在解读艺术作品时,我们和创作者之间分享的是远比文化参考更重要的东西。在欣赏艺术时,你和创作者的身体和灵魂是相通的,你们分享着一种相似的体验视角。我们的主观经验都来自于我们以往的经历和记忆。即使和我们人类有所不同,但任何有意识的机器都会拥有经验组成的记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人类小说中的非人类角色能够产生共鸣的原因。我们会下意识的思考:“他们如果是人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呢?”但这样做的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将他们的意图拟人化了。而由机械创作出来的艺术只能从机器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所以我们人类对他们进行拟人化解读其实是一种对于作品的误解。


 

(图片来源于: menagy/Blendswap)

 

那么,如果机器运用人类的推理方式和感知方式,并且拥有无尽的人类文化的例子呢?机器可以创作出人类能够理解的艺术吗?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创作艺术作品的实际上还是人类而非机器。

 

到目前为止,所有“机器制作艺术作品”的例子都仅仅是“制作”,远远没有达到“创作”的标准。运用机器创作的艺术家们实际上只是一个程序员罢了。艺术创作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实践过程。

 

假设一个管弦乐队正在演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即使贝多芬本人并没有在现场,但你依然会说你听见了贝多芬。即使你的观感与现场乐队的演奏、音响效果、其他观众的行为,以及你的心态有直接关系,但是你依然觉得你的经历和贝多芬密切相关。这就是你和创作者产生了共鸣。


 

(图片来源于: menagy/Blendswap)

 

既然计算机艺术没有带来任何的创新,那为什么艺术家们还要使用计算机进行创作呢?因为即使人类艺术家们无法预测机器创作的最终结果,或者无法正确预测他们,但是他们依然是这个作品的创作者。让一台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就像是我们扔骰子那样具有随机性。因为创作艺术所需要的艺术理念,远远先进于目前的AI技术。

 

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机器能否发展出自我的意识从而产生创作的欲望。真正的问题是,当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时,他们和人类对于世界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我们无法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作品解读,也无法与作品产生共鸣。机器创作的作品已经超出了人类经验的边界。到那时,我们将不再拥有人类艺术,而仅仅只是拥有适当的机械艺术。

 

文章来源:FASTCOMPANY

原文链接:

https://www.fastcompany.com/90367306/when-ai-learns-to-make-art-will-humans-even-understand-it

编译:李思琪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