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集团中国产业园区品牌连锁运营商

核电未来焦点:稠密等离子焦点是如何工作的

发布时间:2020-07-22 发布者:亚时财经


作者|Dr Jonathan Tennenbaum

本科研项目首席科学家|Eric Lerner


LLP核聚变公司已经在创纪录的28亿℃高温下产生了低成本的核聚变反应。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第一部分:核能领域最热门理念:稠密等离子焦点,一种廉价的核聚变方式


在本系列的第一部分,笔者已向读者介绍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核聚变创新方法,它利用一种被称为稠密等离子体焦点(DPF)的小型廉价设备。


由等离子体物理学家埃里克·勒纳(Eric Lerner)创立的LLP Fusion公司已经成功地利用DPF产生了大量的核聚变反应和创纪录的28亿℃高温。在许多方面,勒纳(Lerner)的装置可以与成本高达百倍的核聚变实验相媲美。



那么,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是时候解释一下埃里克·勒纳(Eric Lerner)的DPF装置的工作原理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在LLPFusion网站上找到更多信息。笔者也将会在后续介绍Eric Lerner装置的视频演示)


稠密等离子体焦点的物理原理:在理论上已经被很好地理解,并且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在无数实验中得到了证明。实验揭示了DPF放电现象中惊人的复杂现象,其特征是自组织和高能量密度结构的形成。


埃里克·勒纳(Eric Lerner)使用的DPF具体设计——由一对10厘米长的同心铍电极组成,安装在低压下充满气体燃料的室内。外电极(即阴极),其外部半径为5厘米。内电极(即阳极),是一个半径为2.8厘米的空心圆柱体。



电极通过一个快速开关与一组电容器相连,电容器的电压(通常)高达40,000伏特。当开关闭合时,电容器会向电极发送一个强大的电脉冲,使电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火花放电。在其峰值时,有超过100万安培的电流流过这个装置。



这个 "火花 "到底是什么?


将电容器组与电极连接起来,就会在它们之间的空间产生一个强烈的电场。在气体中,恰好没有与原子核结合在一起的少量电子,在巨大的力的作用下被加速向阳极方向移动,在沿途的过程中与原子碰撞,使更多的电子获得自由。


失去电子的原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并加速向阴极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与其他原子发生碰撞。有些原子还与电极相撞,释放出更多粒子(主要是阴极的电子)。


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雪崩,越来越多的电子被从原子中撞出,产生越来越多的自由电子和离子以及更多的碰撞。气体迅速转变为由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离子,并组成高温、高能介质。



这种介质就是物理学家所说的 "等离子体"——有时被称为 "物质的第四种状态"。实际上,宇宙中大多数物质都是以等离子态存在的。


现在,有趣的事情开始了。电子流到阳极,离子流到阴极,构成了电流。电流会产生磁场。磁场作用于电子和离子,进而改变电流的模式。


箍缩效应(The pinch effect


这时,一种众所周知的物理机制——“箍缩效应The pinch effect)开始发挥作用。箍缩效应DPF集中能量的关键机制。简而言之,箍缩效应是指平行电流相互吸引的现象。这种效应是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结果。


因此,携带强电流的等离子体将被 "挤压"——压缩——垂直于电流的方向。


左图:由新英格兰大学的斯蒂芬·博西(Stephen Bosi)演示箍缩效应。右图:避雷针被闪电的夹击效应压碎。

(来源:Wikimedia commons


现在最大的区别是。与此相反,DPF利用不稳定性作为达到聚变条件的主要机制。这种相反的理念是——为什么在实现核聚变能的主线努力中,等离子体焦点往往被忽视的原因之一。



三步走的核聚变方法


稠密的等离子体焦点通过一系列阶段达到了聚变的条件。这个过程对人眼来说太快了——整个放电过程只持续约百万分之二秒——但超高速摄像机和其他仪器可以记录每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


箍缩效应使原本光滑的等离子体鞘,分裂成密集的电流丝阵列,在电极之间径向运行。这些细丝具有特征性的涡流结构,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温斯顿·博斯蒂克(Winston Bostick)和维托里奥·纳迪(Vittorio Nardi)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对这些细丝进行了详细研究。



DPF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等离子体涡旋丝。这些照片是用一台曝光时间仅为5nsns=十亿分之一秒)的增强型CCD相机拍摄的,显示了在阴极叶片之间观察到的等离子体鞘层沿着阳极(朝右上方)移动。它们显示了电流开始流动后,鞘层从230-570纳秒开始发展。细丝(从左下到右上)的半径只有200微米。来源:Syed HassanLPPFusion



第二阶段:


电磁场迫使细丝沿着装置的轴线快速移动。当细丝到达电极的末端时,它们就会弯曲成类似喷泉的形状,细丝延伸到中空阳极的内部。


在阳极内部,细丝之间的距离缩短。当它们的电流流向相同的方向时,箍缩效应再次发挥作用,导致细丝相互吸引。它们合并在一起,形成一条狭窄的等离子体细丝。



第三阶段:


此时,电磁相互作用导致被箍缩的丝线变得不稳定——即所谓的扭结不稳定。细丝缠绕成螺旋状。附近的线圈也相互吸引,同样是由于箍缩效应。最后,盘绕的长丝变得结实起来,形成一个紧密的结构,称为 "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的扭结不稳定性和形成的图表,以及显示等离子体区域的快速相机图像。

来源:LPPFusion提供


勒纳(Lerner)实验的等离子非常小——直径只有几分之一毫米,相当于原来等离子体体积的百万分之一。


放电的大部分能量现在都集中在这个微小的空间里。在这里,等离子体被电流丝产生的超强磁场所限制和压缩。在等离子体内部,快速移动的电子和离子的能量被转化为热量,产生了近30亿度的温度。



在这种温度下,会发生大量的聚变反应。核聚变的总输出取决于温度、燃料在质子中的密度和等离子体 "寿命 "的长短等综合因素。


在勒纳(Lerner)的实验中,等离子体只持续了约100亿分之一秒的时间。因此,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尽可能地提高等离子体密度。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笔者将在本系列的下一期和最后一期中看到。


本文首发于Asia Times(香港《亚洲时报》)

原文链接:https://asiatimes.com/2020/07/nuclear-fusion-the-easy-way/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