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比起吹噓 安倍更應給出具體的國家财政路線圖

發布時間:2019-08-20 發布者:亞時财經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圖源:網絡)


近日,日本《朝日新聞》發表社論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始終承諾,日本财政将恢複健康,可他卻不提供任何具體的路線圖。現在看來,安倍政府很難實現其爲2025财年設立的關鍵财政改革目标。


爲了實現2025财年的目标,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總支出必須減少7.2萬億日元,或者必須增加相同金額的稅收收入。這個數額比政府的國防或公共工程支出更大,相當于消費稅的2.5%。


但即使日本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名義年利率超過3%,政府仍會發現,2025财年的原始赤字爲2.3萬億日元。此時安倍政府的财政目标将在2027财年實現,比預測晚了1年。


而内閣辦公室于7月底宣布,根據到2028年的預算平衡預測,如果日本的名義經濟增長率未能遠高于1%的中等水平(這是自2012年底安倍恢複執政以來的平均水平),政府将繼續陷入原始赤字。


在7月上議院選舉之後,安倍表示,政府有望在2025财年實現基本盈餘。該聲明似乎與事實相矛盾,他還表示,在10月預定加息至10%之後,至少在10年左右的時間裏,沒有必要進一步提高消費稅率。


這種說法引發了許多問題,例如,在不增加任何額外消費稅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基礎财政收支盈餘?政府是否打算提高所得稅和公司稅等其他稅收?是否會制定新計劃促進經濟增長,以獲取更高的稅收?


安倍總是吹噓,日本政府目前的稅收總額約爲60萬億日元,正處于創紀錄的高位,甚至高于資産價格泡沫時期的水平。


他并未提及的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的泡沫經濟時代,政府的支出約爲70萬億日元。如今政府每年支出近100萬億日元,較當時高出40%,如果繼續保持下去,實現預算盈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由于人口老齡化,未來幾年日本的社會保障支出必将進一步增長。日本政府面臨的主要财政挑戰,是如何在解決預算問題的同時加強尚且不足的社保項目,而安倍還沒有就這些以及其他有關日本财政未來的問題給出任何答案。


日本政府最初設定的目标是在2020财政年度實現基本盈餘,該目标将于明年4月開始實施。安倍将原計劃最後期限推遲了5年,但由于安倍政府未緻力于整頓國家财政,其未能采取具體行動實現這一目标,導緻财政健康狀況不斷惡化。如今實現這一目标的前景黯淡。


目前,由于日本央行積極的貨币擴張政策,日本的利率處于極低水平,這使得糟糕的财政狀況不會對經濟或人民的生計造成嚴重影響。然而一旦利率開始上升,政府可能會發現自己陷入全面的預算危機,給公衆帶來沉重的财政負擔。


如果安倍政府實現了2025财年基本預算盈餘的目标,政府就可以用稅收爲其各種政策支出買單,包括醫療保健、護理、教育和災害應對方案等等,而無需新借款。


基本盈餘是指支付過去債務利息前的預算盈餘,其有助于減緩債務負擔的增長。


安倍強調,他不會讓公共債務負擔轉移到下一代身上。爲此,他有必要先直面關于預算前景黯淡的讨論。


來源:朝日新聞

原文鏈接:

http://www.asahi.com/sp/ajw/articles/AJ201908190019.html

編譯:陳元新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