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城市米蘭與科爾蒂納丹佩佐獲得2026年冬奧會舉辦權

發布時間:2019-06-25 發布者:亞時财經

當地時間624日,國際奧委會第134次全會在瑞士洛桑投票選出2026年冬奧會舉辦地,意大利城市米蘭與科爾蒂納丹佩佐以13票的明顯優勢擊敗瑞典城市斯德哥爾摩/奧勒,獲得這屆冬奧會的舉辦權。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投票結果。(圖源:國際奧委會


參與申辦2026年冬奧會的國家共有兩個,分别是意大利的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以及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奧勒。此前的陳述中,兩個國家都表示現有場館和臨時場館的比例均超過全部場館的80%,申奧預算也比2018年和2022年冬奧會減少超過75%,這也符合國際奧委會的發展方向。


當天,共有88名國際奧委會委員出席全會。除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按慣例未參與投票外,來自意大利的三名委員與來自瑞典的兩名委員也都沒有參加投票,實際參加投票的國際奧委會委員爲82人。米蘭/科爾蒂納丹佩佐獲得47票,斯德哥爾摩/奧勒獲得34票,另有一票棄權。


加拿大的卡爾加裏、日本的劄幌、瑞士的錫永和土耳其的埃爾祖魯姆早先也表示有意申辦2026年冬奧會,但前三個城市先後退出申辦,埃爾祖魯姆則因申辦方案存在較大挑戰性而未能獲得候選城市資格。


意大利申辦代表慶祝勝利。(圖源:國際奧委會


2026年冬奧會也将是意大利舉辦的第三次冬奧會。此前,科爾蒂納丹佩佐曾在1956年舉辦過冬奧會,都靈在2006年舉辦過冬奧會,其具備豐富的賽事組織和運行經驗。而作爲冬季運動傳統強國之一,瑞典從未舉辦過冬奧會,此次申辦失利也是該國第七次競逐冬奧會舉辦權未果。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總結意大利獲勝的原因時直言:雙方最大的區别在于民衆支持率。據第三方獨立調查顯示,意大利83%的支持率遠高于瑞典的55%。而在這背後,申辦地所在國政府在安保、财政、簽證等方面的承諾,對于國際奧委會來說也不可或缺。


瑞典在今年1月才組成新政府,直到今年4月,瑞典政府才提供擔保,而這已經超出國際奧委會要求的最後期限3個月。而意大利政府則比瑞典更早向國際奧委會承諾,強有力的政府支持無疑是意大利獲勝的一大原因。


按照意大利奧委會的陳述,米蘭屆時将承辦開閉幕式和冰上項目,科爾蒂納丹佩佐則承辦所有的雪上項目。


責任編輯:陳雅芬

亞洲時報    綜合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