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慰安妇”金福童辞世 “又一位老奶奶再也听不到道歉”

发布时间:2019-01-30 发布者:亚太日报 APD News

关于“慰安妇问题” 她们从未停止战斗


1996年联合国曾就日军慰安妇问题出台报告,将慰安妇制度认定为性奴隶制度。2012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指示美国所有文件和声明禁用按日语直译的“慰安妇”一词,将其改为“被强迫的性奴”,以此要求日本正视二战期间的性暴行。此后,韩国政府也表示考虑采用类似称呼取代“慰安妇”。2012年12月6日,中国历史学者在举行的《南京大屠杀全史》出版发布会上提出,应将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强征的中国、朝鲜(二战期间朝鲜属于日本的一部分)等国的“慰安妇”改称为“性奴隶”。


几年前,诸多受害者老去离世后,日军“慰安妇”韩国受害者金福童曾向韩国《东亚日报》表示,“很多奶奶们没有听到道歉,怀着怨恨离开了人世,还活着的人必须尽全力去战斗。”


昨天(28日)晚上,韩国“慰安妇”受害者金福童也与世长辞,享年93岁。


金福童1926年生于韩国庆尚南道梁山市,1940年被日军掳走后,送往中国内地、香港、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充当日军“慰安妇”。1992年,金福童公开自己被日军强迫当“慰安妇”的悲惨经历,同年8月,她在第一次关于解决日军“慰安妇”问题的亚洲连带会议上出面作证,1993年,又在奥地利维也纳出席世界人权大会并作证。


饱经历史风霜的她还热衷于公益慈善。2015年,她为战区和冲突地区的儿童捐款5000万韩元(约合人民币30万元),2017年,又为两名旅日朝鲜高中生捐赠奖学金,并承诺去世后再捐赠剩余财产,同年,她还为韩国浦项地震灾民捐款1000万韩元(约合6万元人民币),并捐款5000万韩元设立“金福童和平奖”。


2018年9月,身患癌症的金福童在韩国外交部大楼前举行1人示威,要求政府立即解散“慰安妇”基金“和解治愈财团”。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随着韩国“慰安妇”代表性人物的离世,这一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引发各界关注。这些无辜女性人间一趟,却从未见过正义的阳光。蔑视“慰安妇”问题成为了日本狡辩抵抗沉重历史罪行的遮羞布。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真实存在过的人权迫害事件可以消弭。



日本无诚心谢罪 千亿日元也没用

韩国《中央日报》曾报道,韩国慰安妇受害者就日韩外长慰安妇谈判表示,如果日本政府不是诚心诚意就历史问题谢罪,即便是赔偿100亿、1000亿日元也不会认同政府间的和解。


“政府一句话都没和我们说,就签订了慰安妇协议……只要日本不正式进行道歉、为我们恢复名誉并给予法律上的赔偿,我们就绝对不会和日本谈判。”这是金福童当时在接受采访时的表态,代表了大多数反对签订协议的民众的观点。


韩国慰安妇受害者支援团体13日在日本驻韩国大使馆前召开记者发布会,就日韩政府慰安妇谈判表示,此前两国政府缔结的慰安妇和解协议无效,希望韩国民众参加要求给予慰安妇受害者真正人权正义的活动中。


2015年12月8日,在韩日关系于朴槿惠上台后的三年间一直处于冰河期的背景下,双方自2014年4月开始,经过12轮谈判达成了《慰安妇协议》。根据协议,韩方将发起成立慰安妇受害人援助基金,日方将利用财政预算向该基金提供10亿日元资金。韩日两国政府将合作开展恢复慰安妇受害人名誉、抚平受害人内心创伤的各种项目。


尽管韩日就慰安妇签订了协议,但是协议在签订前后,都因日本政府诚意不够而一直受到韩国民众的强烈反对。与此同时,韩国在野党对《慰安妇协约》的反对声也不绝于耳。

美日韩同盟利益幕后的历史伤痛


“慰安妇问题”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被得到正视,受害者权益得不到伸张,其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国际各方利益。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石源华就曾指出,美国一直希望在东北亚地区促成由美日韩组成的东北亚“小北约”,为实施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奠定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从政府层面解决日韩之间的慰安妇问题符合美国的期待。但在无法得到民众支持的情况下,慰安妇问题将进一步长期化,成为日韩之间的一个问题。


此前安倍晋三访韩时,韩联社就一针见血的批评自家政府:韩国政府强调日本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但却没有直接批评安倍晋三未就侵略战争进行道歉和反省。也有观点认为,这与韩美日商定共同应对朝核问题,以及韩日达成慰安妇协议后两国关系逐渐回暖有关。



凡此种种,虽然日韩政府官方为了各自的现存利益暂时达成了和解,但“慰安妇”这笔历史的旧账却很难就此一笔勾销。以金福童为代表的受害女性的惨痛经历理应成为令全人类引以为戒的伤痛记忆。斯人已逝,却不代表人类史上这一幕兽性行径不曾发生过。如何将军国主义的暴行和非人道主义的残酷战争永远套上枷锁,或许才是文明世界每个人应该思考的课题。(完)


相片: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