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时间周三,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匹兹堡演讲中公布了备受关注的基建计划,投入规模逾2万亿美元。
该计划包含基建和征税两部分:
基建方面,内容和规模基本与拜登竞选时主张一致,预计将在未来八年内大力投资重建美国正在崩溃的基础设施,除传统项目外,还涵盖绿色能源、研发、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长期投资;
征税计划略超预期,拜登不仅力促各国采取全球最低税率制,以遏制跨国企业避税,还提议加强对大企业征税,取消对化石能源企业补贴,消除各种不公平的税收漏洞。
用拜登的话说,“这不是在边缘进行修补的计划。这是美国的一代代投资,这与数十年前我们建造州际公路系统和太空竞赛以来我们所看到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一样。”
1、“就业+征税”计划
具体来看,基建部分又称《美国就业计划》,内容涵盖6大领域。计划在未来8年内形成约2.35万亿美元的投资,每年投资约2500亿美元,约合美国GDP的1%。主要包括6大方面:
第一、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支出约6710亿美元。
第二、水电和高速宽带设施,支出约3110亿美元。
第三、升级改造住宅和公共建筑,支出约3780亿美元
第四、巩固护理经济,支出约4000亿美元。
第五、振兴制造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培养,支出约5800亿美元。
第六、提高就业水平和质量,支出约100亿美元。
(图源:网络)
作为坚定的环保理念支持者,拜登一直都比较看重清洁能源。公布计划细节中多有涉及新能源相关的支出,涉及新能源车、新能源技术、绿色建筑等领域。比如174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支出计划,对消费者提供补贴并由政府拨款建立电动充电站。
“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最大的就业投资。它将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提供高薪工作,将发展经济,使我们在世界范围内更具竞争力,促进我们的国家安全利益并使我们处于有利地位赢得未来几年与中国的全球竞争。”
征税方面,拜登计划将美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从21%提高到28%,特朗普2017年减税之前,这一税率高达35%;将美国跨国公司的全球最低税率提高至21%,以阻止离岸业务。此外,拜登还将对年收入超40万美元的个人加征个税。
其他的提议包括其他国家也执行严格的最低税率制、防止企业通过跨境并购逃税、不给予外包企业税收抵扣、对大公司的账面收入制定最低税率等等。
根据白宫的预计,这些税率的提高,将在未来15年内帮助联邦政府筹集超过2万亿美元,基本等同于基建部分的总支出。
换句话说,基建计划的钱大部分会来自企业的税收增额部分,对其已经高企的政府债务是一个不小的缓冲。截止到去年4季度,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132%。
(图源:格隆汇)
2、对美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因为制度的原因,每一次政党权力更迭,都会伴随着大规模的洗牌。美国新上任的总统总是雄心勃勃,习惯性地给选民“画一个大饼”,比如特朗普宏伟的制造业回流计划,至于结果如何,就是下一任总统的问题了,就像路易十五的那句“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
美国经历了疫情的重创,拜登提出的“重建美好计划(Build Back Better-BBB)”正中痛点。2020年,美国的经济遭遇了二战以来的最严重萎缩,年度GDP下降了3.5%,失业率同样达到了写入历史书的水平。
(图源:网络)
所以当前美国的第一要务就是经济复苏。初步测算,在未来10年实施的总额约2万亿美元的基建投资计划,平均每年对美国实际GDP增速的拉动约为0.2%,并且由于多数投资前置,实施初期对GDP增速的拉动更大(第一年可能高达0.5%)。
至于拜登会不会像特朗普一样虎头蛇尾,这个问题上没什么讨论,大家更关心搞钱的手段。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领袖麦康奈尔公开反对拜登通过增税来支持基建的计划。他称基建就好比特洛伊木马,本质其实是高达万亿美元的大量借钱,并对经济所有生产性部门进行大幅度的增税。
长期来看,基建计划有益于刺激经济、扩大就业以及减少贫富分化等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利好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但短期内,对资本市场的利空效果或许更加明显。根据美银美林的测算,这将使股市整体的EPS下降7%。
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至上的国家,光是让像苹果这样的大公司掏腰包就要走相当多的流程,所以可以预计短期内联邦政府的主基调依然会是“宽财政”,收税后的资金缺口最后还是要通过美联储印钱购买国债补上。
对于大宗商品,如果计划通过,明显会增加大宗商品的需求,传统基建将带动黑色系如钢铁、铁矿石的需求,而新能源等新基建将带动有色系的需求。
总需求的增加,使得当前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提升。昨夜拜登公布计划后,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又有上升。
(图源:网络)
此外,该计划和此前的1.9万亿美元的纾困法案一样,将刺激美国经济的快速复苏。而如果超预期实现充分就业,美联储提前加息的概率会相应提高。在长期的经济利好兑现之前,加息预期的影响对美股是利空。
综合来看,拜登基建计划的落地,短期不一定利好股市,长期则将为资本市场托底。
原标题:拜登官宣2万亿基建计划,利空还是利好?
编辑:Lyzine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