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太倡議”被東南亞冷待

發布時間:2018-08-08 發布者:Asia Times


【亞時中文網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宣布對東南亞進行大規模投資後數天,展開爲期5天的3國訪問,他分别訪問了馬來西亞、新加坡和印尼,以加強對美國新“印太戰略的區域支持,旨在平衡中國。


這次訪問是在中美兩國貿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展開的,因爲兩國都在争奪地區影響力。由于擔心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持續貿易戰将對地區增長産生負面影響,東南亞大多數依賴貿易的經濟體都對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抱懷疑态度。


盡管東南亞國家對特朗普保護主義的态度傾向冷淡,但中國經濟主導地位的替代方案也引發了不安。美國官員表示,他們不打算直接與北京的倡議競争,包括價值1萬億美元的一帶一路倡議,但蓬佩奧的言論顯然将該戰略定位爲與中國抗衝。


盡管東南亞國家可能私下分享美國對北京在南中國海的活動以及被認爲不公平的貿易行爲的顧慮,但它們不願意支持美國的新戰略,因爲擔心會加劇與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緊張關系。中國是東盟最大的貿易夥伴。



新加坡和其他東盟成員國警告東盟不要被迫在中美之間選擇偏袒一方,特别是考慮到東盟成員國是一帶一路投資的主要接收者。


在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尤其是在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并追求破壞美國之前對自由貿易多邊主義承諾的“美國第一政策後,外界對美國在亞洲發揮作用的信心逐漸減弱。


蓬佩奧此行代表一個企圖向北京靠近的地區,闡明一緻的戰略願景。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上周公布了一項價值1.13億美元的科技、能源和基建投資計劃,被稱爲“美國對于新時代印太地區和平繁榮在經濟承諾方面的首期


然而,與中國主要由國家主導的經濟舉措相比,美國承諾的金額相形見绌。美國政策制定者已将其印太戰略稱爲“透明和“更具可持續性的替代方案,旨在鼓勵私營部門對該地區的能源和基建進行投資,其目标是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


雖然美國戰略家認爲印太地區是全球最重要的地區,但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地區倡議似乎也大大縮小了奧巴馬(Obama)時代“重返亞洲戰略的規模,其中包括以TPP貿易協定作爲地區政府普遍擁戴的經濟支柱。


蓬佩奧在本月4日的東盟外長會議期間,承諾爲東南亞提供3億美元的安全基金,他表示将在該地區“加強安全合作。《海峽時報》(The Straits Times)報導稱,美國的戰略受到東盟成員“冷待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以捍衛其國家在南中國海的行動作爲回應,指責“非地區國家,主要是美國通過向該地區“發送大規模戰略武器推動軍事化。他稱北京的舉動是“防禦行爲,卻被錯誤地稱爲“軍事化行爲。 


鑑于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在多個地區都出現緊張關系,東盟成員國強調平衡和外交,更明确表達希望兩國超級大國避免産生安全和貿易糾紛或重燃冷戰時期的分歧和對抗。(完)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