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二战后经济最差表现,日本也要挺不住了?

发布时间:2020-08-18 发布者:亚洲时报金融网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各国带来了破坏性打击。继美国、德国等国家二季度GDP遭受沉重打击后,日本也交出了一张“不好看的成绩单”。从结果上来看,日本形势并不乐观。


近期东京日增确诊数连续3日过200,年轻感染者居多。(图源:格隆汇)


GDP创二战以来最大降幅纪录


据日本内阁府17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2020年二季度实际GDP环比萎缩7.8%,按年率计算降幅为27.8%,创二战以来最大降幅纪录。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这已是日本连续第三个季度经济出现衰退。


受疫情影响,日本政府采取的广泛“禁足令”使社会经济活动跌至冰点。从具体指标上看,日本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大幅缩水,内外需明显下降。


在GDP中占比较大的“个人消费”环比减少了8.2%,民间资本支出也下滑了1.5%,民间住宅投资萎缩0.2%;出口环比骤降18.5%,进口下降0.5%,外部需求的削弱致日本二季度GDP萎缩了至少3%。


对于日本二季度经济的大幅下滑,各界早有预期。4月7日,日本政府对东京都、大阪府等7个都府县发布了“紧急事态宣言”,并于16日将适用对象扩展至全国范围,5月25日才宣布全面解除紧急状态。


“在4、5月份进入紧急状态后,日本经济被人为叫停,所以才会遭遇如此严重的冲击。”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西村康稔在发布会上表示。


在此期间,许多零售商和企业被迫临时关闭,外国游客赴日的数量也明显减少。


据日媒报道,今年4月前往日本的游客人数约为2900人,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9.9%,这不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百分比降幅,也创下自1964年2月以来外国访客数量的最低记录。


疫情成经济复苏路上“拦路虎”


为了尽快缓解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加速经济复苏无疑成为日本亟需解决的问题。


但疫情的反复给日本经济“重启”带来了不少困难。


5月底日本宣布“解封”之际,尽管日本疫情已整体趋缓,但数据显示,自6月中旬起,日本疫情又出现明显反弹,累计确诊病例从5月末的约1.6万增加到目前的5.6万。


最新疫情数据显示,进入8月以来,疫情蔓延趋势依然严峻。截至8月16日晚,日本当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1021例,已连续4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千例,8月以来共有12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千例。


其中,东京、大阪等经济发达城市是疫情重灾区,日新增确诊病例均维持在百例左右。东京已连续5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200例,目前累计确诊病例17714例;大阪府已连续13天新增确诊病例超过百例。


疫情的反弹无疑给日本经济再次蒙上了阴影。据日媒近日报道,今年7月,负债1000万日元以上的企业破产数达789家,连续2个月创历史新高。其中,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破产有89宗,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


疫情的反复也对消费产生消极的抑制作用。野村证券首席日本经济学家Takeshi Miwa表示,由于对疫情再度暴发的担忧,以及受恶劣的天气影响,个人消费的反弹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的再次出现,民众对消费变得更加谨慎起来。


“悬而未决”的东京奥运会


和疫情更密切相关的还有东京奥运会。


受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的影响,原计划于今夏举办的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被推迟至明年夏天举行。但随着8月以来,日本疫情的反复使得原本延迟一年的东京奥运会,再次笼罩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8月4日,东京奥组委发言人高谷正哲在新闻发布会表示,最终如何举办奥运会仍待看疫情发展形势以及各方磋商结果。


但毫无疑问,对于此次奥运会的举办,日本可谓是倾注了全力并寄予厚望。据统计,日本光是筹办奥运的整体费用已经达到260亿美元,仅场馆建设投入资金,就已超越以往五届总和。


有媒体预测,推迟奥运会或将导致超过30亿美元的日本国内商业赞助损失及约120亿美元的日本政府筹备支出损失。


近年来,日本经济呈疲软态势,日本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疫情令日本经济遭受重创,日本经济陷于衰退已成定局。


IMF在6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日本经济增速预期也有所下调:预计2020年日本GDP增速为-5.8%,而此前预期为-5.2%。


为了刺激经济,日本官方此前已通过史上最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总额达108万亿日元,其中财政支出达39.5万亿日元。但即便如此,惠誉国际评级最近对日本预算状况恶化发出的警告,预计未来两年日本的公共债务将显著增加。


在疫情加剧和经济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据日媒报道,安倍近期由于因操劳过度,身体欠佳。17日,有日媒报道称,安倍前往庆应大学医院进行常规体检。


如何拯救日本疫情和经济于水火之中,安倍及“安倍经济学”或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作者:白色风车

编辑:黄吴葳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