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達成減産協議後 大宗商品貨币下跌

發布時間:2020-04-14 發布者:亞時财經

日本東京的證券公司附近,戴着口罩的男子身後顯示着日經225指數的電子股票闆 (圖源:美聯社)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4月13日,由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以下簡稱歐佩克)和其他産油國達成曆史性減産協議,大宗商品貨币兌美元和日元等避險貨币走低,未能緩解全球需求下滑擔憂。

 

據新華社報道,歐佩克與非歐佩克産油國12日經由視頻會議敲定減産協議,将從5月1日起大規模減産。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嚴重削減了全球需求,減産一舉旨在支撐石油市場,以期擡升油價。此前,國際原油價格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之間的“石油争奪戰”而暴跌,這導緻石油生産商的預算吃緊,并打擊了美國頁岩油産業。

 

日本大和證券(Daiwa Securities)外彙策略師石木幸男(Yukio Ishizuki)對此表示:“最初的反應表明石油需求的減少程度遠遠超過商定的減産量,這對石油生産商不利。但這也鼓勵了避險交易,應該會支撐日元。”

 

謹慎的避險情緒提振了日元,由于日本經常賬戶盈餘,日元在市場和經濟壓力時期作爲避險貨币頗受青睐。截至13日,日元兌美元彙率上漲0.33%至108.15,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元彙率上漲幅度超0.4%。

 

而同在亞洲市場的中國,截至13日,人民币兌美元彙率爲7.0424。在新冠病毒爆發期間,身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遭受了沉重打擊。但據每經網報道,中國于14日發布2020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3月當月進出口出現回升,原油等大宗商品進口較快增加。中國還将持續密切關注新冠病毒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

 

此外,因投資者的規避風險操作,截至13日,澳元兌美元下跌0.17%至0.6338,而紐元兌美元下跌0.21%至0.6072。美元兌澳元和紐元走高,表明投資者仍對大宗商品的消費前景感到擔憂,澳元和紐元被普遍視爲市場風險的晴雨表。

 

随着減産協議初步成形,挪威、墨西哥和加拿大等主要産油國的貨币在10日有所提振,但這些漲幅在13日因投資者規避風險而消失。盡管石油期貨收複了早盤的失地,亞洲交易走高,但外彙市場走勢凸顯了投資者對市場不确定性而感到不安。

 

 

亞洲時報 綜合

參考來源:日本《朝日新聞》、新華網、每經網

編譯/編輯:黃詩瑩(實習)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