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家外资绝对控股公募基金诞生

发布时间:2019-08-07 发布者:亚时财经

8月6日,随着摩根大通成功竞拍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的股权,中国首家由外资绝对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如无意外,已可确定诞生。


(图源:新浪微博@大众证券报)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摩根大通旗下公司摩根资管确实竞拍到了上投摩根基金2%的股权,但该项交易尚需美国及中国相关监管部门的审批。待获批并交易完成后,摩根大通将持有上投摩根基金51%的股权(上海国际信托持有49%股权),成为后者的绝对控股股东。而上投摩根也将成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里第一家外资绝对控股的基金公司。


摩根资产管理亚太区首席执行官Dan Watkins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能成功取得上投摩根基金公司2%股权的结果感到欣喜,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期待与合作伙伴共同配合完成转让流程以及进一步推动本次交易”,他说。 


公开资料显示,上投摩根基金成立于2004年5月12日,是一家合资基金管理公司,此次股权转让前的股权结构为: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51%,摩根富林明资产管理(英国)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49%。


(图源:蓝鲸财经)


摩根大通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终偿夙愿


今年7月1日,上海信托拟转让其持有的上投摩根基金2%股权的信息赫然出现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网站上。毫无疑问,按照当时的股权结构,这2%的股权虽然不多,却隐含着“控股权”的重量筹码。


事实上,当时行业及市场中已经纷传,第二大股东摩根大通大概率会竞拍并受让这2%股权,从而实现绝对控股上投摩根。


此前,摩根大通就已表现出这一意愿。去年5月中旬,其在宣布进一步加强中国在岸业务能力的计划时称,摩根大通企业及投资银行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申请,寻求建立一家持股比例为51%的全新证券公司,并计划在未来数年内监管允许的条件下将持股比例提升到100%。


同时,摩根资产及财富管理还正安排与合资伙伴、有关主管部门磋商,有意将其在现有合资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


摩根大通未对此次股权拍卖透露实际作价,但从此前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信息来看,据上海财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资产评估信息显示,上投摩根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7.29亿元,上述转让标的对应评估值1.80亿元,转让底价2.41亿元,溢价幅度33.89%。


(图源:蓝鲸财经)


从此前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预披露的信息看,上海信托和摩根大通两位股东均未放弃股权优先受让权,但前者亦是出让方,故后者的意向就显而易见。果不其然,在8月2日定时报价启动不久,摩根大通即以24130.75万元竞拍成功。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正大步加快


就上海信托转让上投摩根基金2%股权的原因,之前,上海信托相关负责人曾表示,主要出于响应国家进一步金融开放政策号召和集团总体战略需要。


2018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允许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并且允许外资持有基金公司股权比例达到51%。近日,中国国务院金融委办公室又推出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其中就提及,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


对此,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提前于2020年内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资本市场和行业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相较于基金公司,其实证券公司外资控股放开的步子迈得更早一点。2018年12月1日,瑞银集团率先宣布,证监会已批准瑞银增持瑞银证券,将持股比例从24.99%增至51%,从而成为首家通过增持股权实现控股合资券商的外资金融机构。随后,首批新设立的外资控股券商也开始诞生。2019年3月29日,证监会宣布已依法核准设立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分别为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


最新的进展是8月1日晚间华鑫股份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华鑫证券挂牌转让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2%股权的进展。据公告,摩根士丹利华鑫的控股股东将有望从华鑫证券变更为摩根士丹利,或成为中国国内第四家外资控股的合资券商。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5月底,中国境内共有公募基金公司124家,其中合资基金公司44家,它们中的一半左右外资持股比例达到49%,距绝对控股仅有一步之遥。


有业内人士表示,外资绝对控股公募,或将迎来中国国内券商与基金的洗牌与竞争,外资管理能力以及业务创新水平或许也是国内券商机构需要学习与借鉴的,而未来券商机构要想赢得客户信任,需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在业务能力、服务水平以及创新水平方面下功夫,才能够更好应对外资的挑战。


相关阅读:中国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实习编辑 陈佳慧

亚洲时报 综合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