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闆基金大咖指點投資攻略

發布時間:2019-07-07 發布者:亞時财經

上交所7月5日發布消息,科創闆首批公司将于7月22日(周一)舉行上市儀式。


科創時代如何投資?金融科技時代公募基金行業有何機遇和挑戰?7月5日下午,在中國證券報社主辦的“使命與機遇——2019金牛基金高峰論壇暨第十六屆中國基金業金牛獎頒獎典禮”上,一衆大咖有話說!


科創闆将重塑市場生态


民生加銀基金副總經理于善輝,銀華中小盤基金經理李曉星,前海開源基金聯席投資總監、前海開源工業革命4.0基金經理邱傑,諾德基金總經理助理、諾德成長優勢基金經理郝旭東就“科創時代的投資機遇”這一主題展開了讨論。


攝影:記者車亮


上述嘉賓認爲,科創闆的指向性意義遠遠大于到底是哪些股票上市,希望能夠看到未來20年開啓一個科創周期,科創闆的啓動可能就是科技股啓動的時間點。嘉賓們認爲,科創闆将重塑整個市場生态。


于善輝指出,科創闆首批上市企業,目前估計應該不太多。上市以後,從估值以及對應細分行業的表現來講,更多可能是主闆相對應闆塊的估值會打開向上的空間,更有可能的表現是會跟主闆之間形成共振,這樣科創闆會平穩健康開局。


李曉星認爲,科創闆代表國家的未來方向,其指向性意義遠遠大于剛開始是哪家企業上市。希望能夠看到未來20年出現一個科創周期,科創闆的啓動就是科技股啓動的時間點。“對于科創闆來說,投資方式跟主闆不應該有太大區别,還是要選擇裏面最優質的上市公司。我們看到很多好的科技股不光在科創闆上市,主闆當中有大量的龍頭公司,香港也有很多優質的科技股公司,都有不錯的估值範圍水平。我們總體判斷,科創闆的開闆可能讓大家更多把關注度放到科技股上面來,挖掘其中的投資機會,這對科創闆和主闆都有一個向上的刺激作用。”李曉星表示。


邱傑重點強調了科創闆對整個市場生态的重塑。他認爲,科創闆是一個新的制度試驗田,涉及到退市制度完善等等,對整個市場來說是生态的重新塑造。


郝旭東也認可科創闆對市場環境帶來的深刻影響,認爲當下時點推出科創闆,對于二級市場會有引導作用。“如果說科創闆能夠出現一個或者一批比較好的科技類公司,對于創業闆和中小闆中的一些股票可能也會有一些拉動作用。”


金融科技創造行業新的可能


在“金融科技時代公募基金的機遇和挑戰”圓桌讨論環節,嘉賓指出,金融科技對公募基金行業主要作用是賦能,而不是完全替代公募基金經理的投資,賦能體現在産品形式、質量、風險控制、投資等多方面。展望未來,借助金融科技,基金公司有望走出差異化發展道路。


攝影:記者車亮


萬家基金總經理助理、量化投資負責人喬亮表示,金融科技對公募基金行業的主要作用是賦能。中泰證券托管部總經理劉凱表示,中泰證券已經把原來的信息技術部和科技研發部整合爲金融科技部,現在人數是公司總部級别中最多的。中泰證券在爲公募基金提供服務方面,提出多項智能服務,包括:應用在篩選合同、運營環節等方面的智能風控;智能的模型優化和績效分析,幫助公募基金做模型優化以及策略穿透,讓公募基金更好地專注自己的主業;還可以通過智能分析進行相關的數據梳理和各種模型優化、行情分析,給公募基金提供一定的市場判斷、情緒判斷、分析判斷等相關優化,作爲公募基金經理投資的參考。


在金融科技助力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的同時,市場也有一種觀點,擔心公募基金投資完全被機器所替代。對此,上投摩根基金副總經理郭鵬認爲,上投摩根的投資哲學有三個要點——洞見、科學、紀律。所謂洞見,就是要及早去發現價值機會;科學,即投資的流程要盡量科學化,可複制、可持續;紀律,要适當對投資中的人性進行一點限制。人工智能在以上三方面都可以幫助公司去改善優化。當然還不能完全取代投資經理的決策,畢竟投資是一個開放系統,不是一個封閉系統。


喬亮表示,在當前金融行業,所謂的人工智能其實主要分兩方面,一個是大數據模型的應用,比如一些模型基本上能夠把所有信息進行非常快的收集,然後進行處理;另一個是機器學習,這些對于投資包括量化投資,主要起輔助工具作用,在現階段還是無法代替投資經理。


展望金融科技在公募基金行業的未來應用,東興證券基金部總經理王青表示,随着數據來源多元化,數據量暴增,這對機構的數據收集、整理、分析、處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未來基金公司的必經之路是走向數字化運營以及系統搭建。作爲資管機構,挑戰最大的就是投資效率的提升。走到今天,雲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還是有其獨到之處,如何結合這種優勢,提升投資效率,應該是業内長期探索的一條路。


從目前國内基金行業發展角度,郭鵬指出,基金産品數量已經不少,但需要提升質量。在發展金融創新時,也要考慮不是創造更多産品,而是提高産品品質。例如,金融科技可以更好地幫助基金公司改善投資流程,可以更好地幫助建立大類資産配置,提升金融産品品質。




責任編輯:楊穎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特别聲明:本站轉載或引用之圖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站聯系,本站将及時更正、删除。版權問題及網站合作,請通過亞時财經郵箱聯系:asiatimescn@sina.com

熱門話題更多>>

推薦文章

更多>>

掃一掃手機閱讀

ATimesCN手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