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时刻Airbnb上市 投资者能否捡个大便宜?

发布时间:2020-10-06 发布者:亚时财经

 

(图源:网络)


“共享经济”一词最早由费尔逊和斯潘思两位社会学教授在1978年提出,但一直受制于空间、信任关系等因素未能得到足够发展,直到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引爆了这一概念,甚至造就了诸多独角兽企业,如Uber、滴滴出行、Airbnb等。



其中,Airbnb被视为共享住宿行业的标杆,据路透消息,计划将于12月登陆美股,预计估值300亿美元。


自成立以来,Airbnb一直保持着快速扩张态势,全球共有超过600万房源,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但2020年新冠大流行事件无疑让其遭受了重创,据悉Airbnb目前的估值可能相较于巅峰时期接近腰斩。Airbnb为何要在最坏的时候上市?

 

Airbnb未来增长点可能在中国市场


保持公司持续发展才是让资本市场不断买单的法宝。过去Airbnb保持较为强劲的增长。


Airbnb采用C2C模式,为房东和租客构建一个平台,让房东把房源信息发布到平台上,满足平台用户短期的房屋租赁需求,并同时向房东和租客两端收取佣金,向租客收取6%-12%服务费,向房东收取3%服务费。


显然,更多的房源才能吸引更多的租客,租客增长也会反过来促使更多房源入驻。Airbnb一开始便知道房源数量的重要性,所以采用的是C2C这种轻资产模式,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平台,促进房东和租客的双方交易。时至今日,即便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享住宿企业,但不拥有任何自营房产。Airbnb的这套轻资产打法已经在国外市场得到验证,至今全世界拥有房源超过600万套,覆盖都市公寓、森林树屋、船屋等各种形态房源,能满足不同租客需求。


随着欧美市场的成熟,新兴市场的成为增长的关键点。其中,中国市场就是其中一个看点。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2015年中国市场对于Airbnb的需求大涨800%,Airbnb也开始加码中国市场。不过,有人会质疑其轻资产模式在中国市场的可行性。


很多人会觉得Airbnb可能会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不少人认为,“轻资产”模式只能在欧美市场上适用,因为其非常依赖高效的信用机制,用来消除房东与租客之间的不信任。但反观如今的中国“共享住宿”市场,头部玩家主要是途家和Airbnb,其中,途家在早些年也是坚持B2C模式,与开发商合作,作为房东的入户管家,连接房东与租客。但是,在2015年完成D轮融资的时候,途家创始人罗军便公开表示,途家已经开始着手C2C模式了。毕竟,C2C这种轻资产模式可以迅速网罗海量房源,而房源正是身处这个行业的所有玩家的基本盘。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Airbnb和途家,一个以C2C模式起家,一个以B2C模式为主,有点像“共享住宿”届的“淘宝”和“京东”,各自用自己的模式打下了属于自己的江山。


同时,中国“共享住宿”市场成长空间还很大,并非只能容纳一种模式生存。据易观国际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线上短租交易额117亿元,仅占全国线上住宿交易总额的6.5%,远低于美国的25%。另外,根据途家公司公告显示,中国有1千万房源适合作为短租房源。而Airbnb目前在中国拥有不足20万房源,行业龙头途家约有60万套。市场还有大片荒地等待挖掘,选择适合自己的打法抓紧抢占市场才是当务之急。

 

至暗时刻上市,估值可能是大白菜价


曾经,Airbnb无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Airbnb过去多轮融资,不乏红杉资本、中投公司、淡马锡等等明星机构的身影。根据2019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排行榜,Airbnb估值高达2700亿人民币,全球排名第六位,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Airbnb也不负投资者厚望,在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实现盈利。2019年市场上传言Airbnb最晚将于2020年以300亿美元的估值上市。尽管Airbnb为了备战IPO,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市场营销,拖累了2019年业绩。2019年前9个月共亏损3.22亿美元,对并没有对Airbnb的经营造成实质性的压力。


Airbnb风风光光地登陆二级市场似乎已成定局,但“天有不测风云”——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导致Airbnb业务遭受重创。如同Airbnb创始人Brain Chesky所说的那样,他花了12年时间建立Airbnb,在4-6周的时间几乎失去了一切。


与旅游业一样,“共享住宿”行业来到了至暗时刻。疫情期间,许多国家实施了旅游限制,而休闲旅游是短租平台预定的主要目的。这直接导致了Airbnb这类短租平台业绩断崖式下跌。据彭博数据显示,2020年二季度,Airbnb营收3.35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10亿美元,减少了66.5%。


作者:长考/格隆汇新股

编辑:马桂莲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