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视角解读:如何在金融动荡中崛起?

发布时间:2020-09-08 发布者:亚时财经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近日召开“危机下的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与金融行业未来发展”专题研讨会,就当前形势下国内外金融机构与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疫情会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哪些长期影响、逆全球化趋势如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金融开放以及将如何调整中国布局等问题展开讨论。


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亚太区主管金秀咿 (Suyi Kim)在会上就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的影响、疫情后的挑战与机遇、投资与展望等三个方面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以下为发言全文


疫情对全球经济和中国的影响



(图源:格隆汇)


对于投资界来说,我们当前在全球经济恢复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极端不确定性。当前的不确定性包括了疫苗何时问世以及如何量产、免疫程度如何、未来会不会有第二波、第三波疫情的爆发、强制的或自愿的社交距离措施的实行等等,这些不确定性给全球各个国家都带来诸多挑战。作为全球投资者,我们和其他机构一样都认为全球经济今年将会衰退。我们内部的预测是在2022年之前,全球经济可能都不会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根据IMF的估计,疫情将给全球经济带来12万亿美元的损失,这也是大萧条以来经济增长遭受最严重的打击。


虽然中国现在也在经历经济增速的放缓,但可喜的是目前中国无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都已经开始恢复。我刚才听到了其他嘉宾的分享,8月的第一周,中国航班的数量已经恢复到疫情前90%的水平,酒店的预定率也恢复到了疫情前70%的水平,这是很好的消息。

 

疫情后的挑战与机遇


我将主要从投资者的视角来谈一谈。


首先是挑战。除了我刚刚提到的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全球经济恢复面临巨大不确定性,另一个重大挑战是低利率环境。为应对疫情冲击,各国央行 - 尤其是美联储 - 向金融市场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这导致了极低利率,固定收益和股票市场的价格一路上扬。现在我们面临的经营环境非常地不确定,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吃紧,但是因为贴现率比较低,因而资产价格的估值很高,这种低利率的环境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继续延续下去,对于投资者来说,寻求收益将会非常具挑战性。


另一方面,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民粹主义的抬头,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这导致了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这一点是我们所有投资都需考虑的关键问题。例如,我们预计未来的供应链脱钩将会持续,这将使得很多公司的成本进一步增加,无论是我们此前投资过的公司,还是计划投资的公司都将面临成本增加的问题。


此外,日益高涨的民粹主义也会影响到投资者,因为它导致对外国投资的审查会越来越严格。我们注意到,有很多的国家加强了对外资进行的审查,例如澳大利亚就对外国的投资审查设置了“0”美元的门槛,日本亦要求有意购买上市公司1%以上股权的外国投资者事先报告。这对于我们这样的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工作量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机会。新冠疫情带来了创新和新业态的加速出现,新业态在全球带来了新机会。我们看到一些现有和新兴的趋势正加速发展,如在中国很普遍但在全球并非普遍应用的电子商务、非接触式支付/数字钱包、医疗保健领域的创新等等。我们注意到,美国线上的食品杂货店的渗透率从5%增长到30%,英国则从7%增长到14%。我们也注意到创新尤其是医疗和远程医疗方面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根据我们的内部研究,有1/3的远程医疗用户在本次疫情过程中首次尝试了远程医疗服务。据调查,中国和印度市场对远程医疗的满意度远高于西方国家,所以在中国和印度,很可能远程医疗的市场发展速度将会非常喜人。


除此之外,我将重点谈到中国持续开放带来的机会。过去几年,随着金融开放的加速,中国资本市场的准入条件也显著地得到改善。例如,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取消银行、保险、证券、期货及资产管理行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这些改善对我们这样的境外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它们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使我们更有信心在中国构建自身的投资组合,也使得我们投资组合中的公司更有信心在中国投资和扩大生产。自2016年以来,我们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已经增长了5倍,我相信未来还会继续增长。

 

疫情之后的投资展望



(图源:格隆汇)


总的来说,我们会坚持长期的投资策略,以各个资产类别的多元化、地理区域的分散化为核心投资原则,这一原则在过去非常奏效,我们对这一原则的坚持也在疫情期间收到了回报。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执行我司的2025战略,我们对支撑该战略的长期趋势充满信心。而这个战略的核心部分是对中国和对亚洲市场的持续投资。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们从所有既往的危机中得到的经验表明,所有的危机最终会过去,这场危机也将如此。我们从过去的金融动荡中学习到,着眼于长期将带来持续的投资和社会回报,因此,我们将持续注重长期价值创造。


作者:金秀咿/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编辑:林芷萱

格隆汇授权亚时财经发布。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