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卖酱油的海天味业,市值竟跑赢卖石油的中石化?
截至8月19日收盘,海天味业每股股价报163.83元,总市值突达到5308.82亿元,超越了石油巨头中国石化4915亿元的总市值,升至A股第11位。今年以来,海天味业股价大涨78.24%,三年内股价涨幅达400%,产品毛利率达50%。
海天味业为中国最大的调味品企业,历史底蕴深厚,起源于乾隆年间,至今有300多年。1995年由25家佛山古酱园合并而成,是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产品涵盖酱油、蚝油、酱、醋、料酒、调味汁、鸡精、鸡粉、腐乳等多系列百余品种300多规格,其中酱油和蚝油产销量稳居全国第一多年。目前海天的网络已100%覆盖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业在全球食品饮料企业排名中跻身第四位,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公司、亿滋公司。
海天的神话不是今天才有。早在2014年登陆A股时,就因为市值一路狂追五粮液,被称为酱油里的“茅台”。后来,这款“茅台”的表现也没让大家失望,去年市值3000亿元碾压万科,如今又越过中石化。
树大招风,“泡沫”论一直如影随形。海天味业的市值从1000亿元变为3000亿元,只花了一年时间。而从3000亿元到5000亿元,用时不到一年。如此速度,加上高管频繁减持套现,不免让人怀疑海天股价被推高、估值存在泡沫。
经济景气度不佳、消费疲软的市场环境下,以海天为代表的消费股被高估不是没可能。因为越是在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的时候,市场越会对“确定性”的东西格外追求。白酒、啤酒三四十倍的估值便不足为奇了。
酱油企业何以“逆风翻盘”
7月30日,胡润排行榜发布《2020胡润中国10强食品饮料企业》,海天味业高居榜首。
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官胡润曾表示:“疫情爆发后这半年,海天味业的价值增长了1800亿(即六成),几乎是它后三名价值的总和,主要原因是酱油以及其他调味品是消费者的必需品,也是投资者在‘后疫情时代’的关注方向—刚性需求。”
那么,海天味业又是如何建起调味品帝国的?
首先,不惜一切代价构建下沉全渠道网络。民以食为天,调味品可以说是一种最不会受到宏观经济冲击的产业。但是,调味品也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度分散,在全国各地几乎每个集镇都有属于自己的酱菜调味品店,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部分的调味品企业几乎走不出本地。然而海天的特点就是不管大城市,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打天下,这个逻辑就是不断拓展自身网络的毛细血管,当别的调味品还在自己所在地的一亩三分地里玩的时候,海天味业就已经全国开花了。
其次,根据消费升级大力拓展多元化。海天味业的发展可以说正好契合了中国人消费升级的发展路径,早期中国人的调味品相对比较单一,海天味业用酱油这种最为基础的调味品占据市场根基。
从行业总量来看,中国调味品消费量十五年间实现了翻倍增长,人均消费量从2004年不足 5kg/年上升至2018年10kg/年,年均复合增速约5%,但是当前中国人的调味品消费水平依然非常低,仅为日本的40%,韩国的50%。
在这样的情况下,海天味业抓住了中国人日益多元化的调味需求,一方面大量推动自身酱油的大规模革新,在味极鲜、特级金标等系列大规模拓展,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推动自身多元化,积极实施产品多元化战略,涵盖醋、鸡精、味精、料酒等品类,于2017年、2020年分别投资入股丹和醋业、合肥燕庄食用油,从而推动了自身的高增长。
第三,用技术不断降低成本。根据公开市场报道,目前海天的大豆原料中,大豆和豆粕的重量比例为2:3,大量使用豆粕替代大豆成功地节省了至少15%-20%的大豆成本,这可谓是海天味业的独门秘籍。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自动化率,在人力成本高昂的今天,海天味业自2003年引进全自动生产包装线,到2016年推出智能车间,海天实现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械化,保证食品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第四,则是对于供应链的控制。海天味业超过96%的销售收入来源于向经销商的销售,公司不直接面向客户,销售其实是卖给经销商的,而且海天味业还没有所谓总经销商,经销商起码设两个,几家经销一起做,产品完全一样,使经销商产生相互竞争的赛马效应,最终让海天味业可以把风险全部压给产业方,让自己坐收渔利。
由此可见,海天味业的成功既因超强内功,又得益于外功压榨。
布局新品类:火锅底料
海天味业能红多久呢?从品类发展来看,海天味业原有产品似乎已没有多少增长空间,这或许也是海天味业最近推出火锅底料的原因之一。
海天火锅底料(图源:网络)
在火锅底料赛道上,海天味业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是海底捞旗下独家供应商——颐海国际。鉴于入局时间较晚,预计海天味业不会在短时内打破市场整体格局,但凭借其超强的渠道布局能力,形成一定竞争力只是时间问题。
编辑:黄吴葳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