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逐步落地 产业升级助推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20-05-31 发布者:亚时财经

基建指对社会发展、生产水平与效率有提高作用的经济项目。传统基建与财政直接联系,通常用于解决市场失灵和外部性问题。从财政支出视角分析,传统基建无疑是重要的稳增长工具,从外部性和市场失灵角度分析,其增长潜力有限。目前,国家经济发展仍旧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无疑给予产业转型升级新思路。


新基建新在民生,新在科技感强。政府与企业通力合作,将更多民生设施纳入到数字经济建设进程中。在扩展传统经济基础设施的内涵上将数字技术的公共品纳入稳定的地方经济增长模式,新基建将成为科技革命浪潮下地方经济提质增效的尖兵利器。


民生类新基建中,政府促进经济增长模式升级转型,普通预算能够给予更多支持。以具体产业为例,如城市居民区棚改化,社区医疗健康设施,文化体育场所改造及生态环保绿化建设均为民生新基建着重开展的领域。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政府治理模式的转型标致着过度追求GDP产值增速的时代已经褪去,人口红利效应的减弱使得国内呈现区域性人口结构失调,表现在经济发展中就是政府通过优惠政策以争抢优质劳动力资源。



2019年专项债资金投向(%)(图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




2020年已发行专项债投向(图源:wind,申万宏源研究)


预计2020年,民生类新基建支出总规模将达超过万亿。数据表明,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老旧城镇小区3.9万个,资金量超5000亿。2020发行的专项债中13%明确投向民生工程领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金,整体投资规模将超1万亿元,该部分增速对于新基建起到重要支撑。



科技类新基建则是配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国家级信息网络假设,具体设计到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前沿,该领域在广度、深度上需有所突破,必然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长期工程。科技类新基建前期投入资金需求大、周期长,但增长速度快,产业回报率较高。宏观上的调控主要是限价和财政支出渠道监管,确保资源精准滴灌,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近年来,通信与智能制造开发是新基建领域的重点组成,预计国家在2020年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7-2.0万亿,同比增速达20%-40%。 


新基建逐步落地将有效拓展基建投资的内涵,政府部门协调能够避免供给不足,实现技术对接市场,最大化激发以科技型企业为代表的市场化主体的经营效率与创造力,在稳增长、去杠杆的框架内减少国际竞争对产业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扎实推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行稳致远。



撰文:陈雨(实习)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