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众筹乱象亟须法律补丁

发布时间:2019-05-17 发布者:亚时财经

近日,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突发脑溢血,家属众筹百万,遭网友质疑。但很快被网友爆出其有车有房有医保,病情也无需百万资金治疗。随后,德云社方面对此事发布声明,称公司已开展内部募捐活动。还称,吴鹤臣之妻发起的水滴筹众筹系其私人行为。


吴鹤臣  (图源:网络)


不少人在朋友圈里会看到筹钱治病的“某某筹”,这类筹款一般都号称是真人真事,还会有“多年老朋友,大家帮帮他”等字眼,筹钱的人得的都是些大病,转发时的文字也都很煽情——“让生命得以延续”“拯救一条生命,挽救一个家庭”……从《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后曝出的众筹乱象至今,一些不规范的网络募捐甚至诈捐行为屡屡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一名乳腺癌患者的亲属称为母亲花光积蓄,后续治疗每月需五六万元,因此在轻松筹上发起目标30万元的筹款。筹得近2万元善款后,经医院证实,该亲属陈述的病情与事实不符,除去医保报销费用,他们需要自费的医药费仅6800,且主治医生预测全部费用仅在5万元左右;一女婴重症住院,家人称无力承担医药费,在轻松筹平台发动募捐,筹到10万元善款,在女婴不幸去世后一个月,她的父母在朋友圈却晒出了旅游、吃喝的图片,网友质疑善款挪为他用,称“受到了欺骗”……


慈善公益是一件很严肃、也很专业的事情,不仅要求参与人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还需要有专业的能力和素养但是众筹平台却利用了人们的爱心,从“捐款”中抽成2%,这种把自己的收入和筹款多少“挂钩”的做法客观上鼓励了“苦主”把金额加大多筹款,“苦主”筹款目标越大,众筹平台账户里沉淀资金就越多,自然也就对不诚信的苦主来者不拒,一旦项目被人举报,他们不过就是冻结项目,并没有付出多少成本。


对于各大网络筹款平台志愿者们来说,医院重症病房的病人是他们的重点“关注”对象。这些被劝说过、以及使用过筹款平台的患者们又是如何看待网络筹款这件事呢?


(图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病房楼,有记者先后询问了30位住院病人,他们都被推销过“筹款”,其中:80%的人知道各类筹款平台,但并不准备发起筹款;17%的人表示,如果医疗费用缺口较大会考虑通过平台筹款;仅一人表示曾经通过筹款平台筹过医疗费,但不会再次使用,占3%


在省肿瘤医院治疗近7个月蔡先生,单医疗费就花了超过60万。他的妻子表示“平台是很好的,确实帮到了我们。”


她说,一些众筹平台的工作人员都来找过他们。“一开始我们是拒绝的,他们劝我‘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我说都重要,所以第一次没有筹。”


蔡先生的妻子说,后来丈夫病情恶化,住进了ICU,“一住就是一个月,花了30万,经济压力确实有些大,所以在平台上筹了。”


链接发了5天,筹到6万多元,蔡先生主动停了筹款。“因为大多数捐助的都是亲朋好友(我们)觉得不好意思,陌生的好心人虽然也有,但不多。


蔡先生的妻子表示,家里的房子是村里最大最豪华的,还筹款,多少会听到些闲言碎语。 蔡先生说,同村邻居也曾经筹款治病,因为发起人身份特殊、朋友多,筹款80多万到上海治疗,“也没有人问过他们钱怎么用。” 


(图源:网络)


众筹平台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求助信息审核?谁来对求助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捐赠善款的资金流向谁来监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原副主任阚珂表示,不应让网络个人求助平台游离于法治规范之外,应通过平台自律、行业组织管理、法律法规等不同层次的约束力来确立和完善平台应当承担的责任。他认为,此类平台的信息发布应当逐步纳入慈善行为范围,由慈善法进行调整。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引导慈善组织专门从事大病救助活动,更大范围满足社会需求。阚珂还呼吁,虽然网络求助是一种个人权利,但求助人应当诚信求助,捐助人则应当理智行善。


(亚洲时报  综合



特别声明: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财经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

热门话题更多>>

推荐文章

更多>>

扫一扫手机阅读

ATimesCN手机网站